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钟伟:万科的品格很职业

(2009-03-07 21:17:22)
标签:

批评万科

品格

万科周刊

王石

鸿岩

男人的性格,万科的品格

 钟伟:万科的品格很职业

(代序)

 

十年来,围绕中国房地产的争议从未退潮,当下房地产陷入困境时争议更多。国人习惯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来解决问题,原因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而鸿岩兄的力作《批评万科——中国房地产发展反思》则无疑是解剖大象,这必然更富趣味性。

鸿岩兄是房地产行业的策划人、营销人、媒体人,多年来集观察者和实践者于一身,既身在此山,又常能出得此山。作为《楼市》杂志的创办人和楼市传媒总裁,其视角独特,言辞犀利,故阅读《批评万科》应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和王石相识,但说不上熟识。大约是2000年前后,王石约我和巴曙松等在国贸饭店吃过一顿日本料理,席间老王十分健谈。此后也略有交往。作为男人,王石爬山下海,跳伞滑雪;作为企业家,王石把自己和万科都几乎做成了行业的老大和领跑者。男人的一生,无非三两个好友、一两桩事情、三五句言语而已。王石都做到了,所以其生命在高处。他证明了自己和万科的成功,这给继任者带来了财富和压力。                                         

                                                       钟伟:阅读《批评万科》应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和万科相识,也说得上比较熟识。在1999年的秋天,我加入到刚刚由曙松、赵晓和辉清在《财经界》上的专栏“博士咖啡”之中,在万科一干朋友的支持下,2000年春天,“博士咖啡”在《万科周刊》的“经济人俱乐部”开张了。此后五年多,数以千计的朋友聚集在此,发帖3万多份来讨论万科,也讨论天下财经。后来,我还陆续为《万科周刊》出版的《白领》写过序言,也为万科做过课题。万科犯过错误,但这些都是成长的代价,至今万科仍然是成功和领先的,只是试图超越者已经形成了更激情的群体。

一个人有一个人的性格,王石的性格很男人。一个企业有一个企业的品格,万科的品格很职业。因此万科的建筑在业内外才有诸多创新的同时有诸多关注和诸多争议,万科所思考的其实也是行业所思考的,只是表达得没有那么强烈。

在鸿岩看来,王石和万科都显得越来越难以琢磨,越来越双面,围绕企业国际化、建筑部品标准化、围绕中国房地产未来命运的争论越来越少,而类似“捐款门”、“卖拐门”之类的争议越来越多,结果就有了此书,有了以万科为解剖对象的针对中国房地产的16点反思。

由于我充其量是房地产金融的记录者之一,以及住宅的消费者之一,因此就有了这篇序言,鸿岩兄邀请我写序的根本理由,也许在于我更独立,和这个行业更少有利益关联。而不是我对房地产有多么精深的研究。

最后,让我用万科一位员工的诗作为结语:

让我们放低我们的理想吧

我们无法拯救什么

我们也不必拯救什么

我们只是在珍惜那些值得我们珍惜的幸福

 

北京师范大学金融研究中心主任  钟伟

2009年2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