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治堵,抑制食欲比禁止排便管用

(2008-10-01 16:48:03)
标签:

房产

 

这几天北京奥运会之后关于限行和治理空气污染的政策接二连三出台。前天报道说要封存政府机关30%车辆,私家车实施尾号限行等,今天又说“极端不利天气下实施单双号限行”。这种行政强迫措施看起来简单易行,但于法、于理、于可执行性、于根本解决问题并非良策。因为这些措施总体来看,全部是问题出来后的“治”,而非暴病之前的“抑”。集腋成裘,积重难返,有限空间的城市肚子里攒得“货“越来越多,却只在大便出口处做文章,不让它排泄,这实在是于治本不利,浪费时间和精力。

每一个城市空间都不可能是无度扩张延伸,而北京城市一个中心向外环状辐射的规划缺陷,使其市中心的压力必然随着城市的外扩成比例递增。所以,市区内的负荷承载力一定要受到严格控制,城市才会保持良性地运转。可惜的是,这些年来北京城市在快速扩张,但对城市负荷的控制却无任何手段。人口激增,私家车量猛涨,市里的“中心”越来越多,郊区分布了越来越多的“睡城”……

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经济增长带来的老百姓收入提高,使汽车、住房这些高总价商品成为了大众消费品。但是政府显然要对这类的消费加以引导,而不是任其无度延伸,层级无限提高。北京现在机动车已超350万辆,并且奥运会之前仍以每天千辆数级增长。在这组数字的背后,人们看到的是低收入的工薪阶层或刚参加工作的小年青三、两万元就可以QQ、奔奔“代步”,中高财富阶层的人则是换了豪车,再换SUV大排量。各类人群各取所需,看似其乐融融,其实是集体沦陷于城市的拥堵泥潭之中。

现在,因为空气不好了,交通挤得几乎陷于瘫痪,所以现在不得不采取行政指令,强令禁行,此招儿在奥运会特殊时期,市民们顾全大局接受。但这种全民素养的提高,绝不能成为政府实政变本加厉的依据。政府还是应该在怎样抑制私家车消费,在政策上多做做文章,只有抑制住城市车辆的增长,比如汽车消费税征收等,拥堵问题才会从本质上得以缓解。

从另一角度看,现在城市大多数车辆属于自购私家车。这种市场化的消费其解决方式还得从市场化角度采取措施,其对消费的疏导才会有效。比如燃油的费改税,或者其它国家和城市普遍采用见效的高停车费、中心区收费等措施,这些措施任何一种都比“封存30%政府车辆”让人可信,都比“每周按尾号限行”可行,都比“极端不利天气限行”易于法律理解和情感上的接受。而且这样的措施在“公平”前提下,可对过度汽车消费起到事实上有效的抑制作用。

其实,不只在汽车消费领域,这些年人们收入增长之后的消费导向问题,政府的应对政策一直是处于滞后状态,对于日渐增多的高收入阶层,我们缺少必要的税收调节扛杆,将收入实行有效再分配,进而出现了富人越多占据社会资源,奇形消费,挥霍无度等现象。包括住房问题。

这些年各城市房价推高的原因在于富人投资推动住房需求,拉升高价,而我们所谓“抑制房价上涨的宏观调控”却全部是交易环节强化征税,富人多占住房的并没有因此多加税赋,所以就出现了一个人拥有多套住房,多城市拥有多套豪宅的普遍现象。交易环节征争税改为持有环节征税,可以让有钱人置业心有余悸,投资推高房价的动作大为收敛。

奥运会之成功是中国人民共同的荣耀。但是奥运会不能象是做爱,长时间辛苦换来的是一瞬间的快感就算了事。奥运会走了,先前的堵车、空气污染就卷土重来。而要想实现这样的目的,单纯靠几项法律上缺乏凭据的治堵措施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应该能做的,是在私车消费政策上以合理的税制、收费等经济的市场化的措施抑制车辆增长和控制车辆出行,只有让市民每个人对自驾车出行有所顾忌,对于省时省力的公交出行有所认知,北京的拥堵现象才会得到根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