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过冬的智慧

(2011-02-24 16:46:25)
标签:

杂谈

分类: ≪新富力≫
最近数年来,万科不断对房地产行业及市场的长短期趋势进行分析,并将其判断在定期报告中向投资者披露。不过在2008年三季报中,万科却称,当前全球经济正处于极为特殊的阶段,中国住宅市场短期内的变动可能也极其复杂,已经超出了企业的预测能力。
    虽然万科作为企业不再预测,但仍不乏有关房产业走势的个人意见流传。有人预测,未来几个月,政府“救市”政策将收到短期效果,在政府加大廉租房建设和加大拆迁力度的影响下,低端住房市场开始真正启动,于是,房地产市场就会出现大家期盼已久的景气。
    在前不久我参加的一次业界论坛上孟晓苏先生也曾讲:因为现在各地的政府纷纷救市,中央政府也出台了系列税收、财政政策,银行降息开始一个新的降息周期,资金收紧的周期过去了。我当然乐观如是,但在目前我觉得这个冬天仍然是寒冷的,明年开春或许是政策显现的佳季吧。
    政策层面的作用毕竟是由上而下的,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想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当属不易。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楼市刚火的那几年,“08拐点”的谶语就开始在民间盛传,在很多人半信半疑之际王石的“率先垂范”让那些有购房欲望又未来得及购房的民众亢奋不已,甚至包括很多专家学者在内的很多人,在媒体的集体唱衰中热盼望着楼市也再次上演股市的溃堤一幕。由此,“观望”成了一段时间以来媒体上相当流行的词汇。有些媒体唱衰楼市的嗓门依然很大,似乎也只有这样的论调才有市场,才有拥趸和喝彩者。面对如此不理性的舆论和市场环境,空气依然寒冷。作为一个职业经理人,在这种环境里,这么寒冷的时刻,怎么样渡过这个冬天就成了我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问题,也许千头万绪,解决一个市场的问题需要方方面面的手段,很多是自己无法左右的,也只是想想有什么比较可行的小举措吧。
    从我自己的体会主要有这么几点。第一,在这个冬天里面,作为房地产商,尤其多项目操作的大房地产商,它要整合资源,整合项目,整合资金。这就需要它把所有的项目进行遴选,分出问题项目、明星项目、瘦狗项目、现金牛项目。这样我们可以把问题项目抛弃掉,把瘦狗项目杀掉,多给明星项目一点钱,同时加大对现金牛项目的支持,让它不断产奶。
    第二,房地产企业当下的现金问题尤其重要,资金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销售收入,另一个是银行贷款。一个好的企业必须要保证一个合理的负债率和好的现金流,但是现在几乎所有的房地产公司的财务状况都不好。怎么办呢?国家在近几年的一系列针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中一再强调其目的是控制房价的涨幅,保持楼市的稳定,那些盼楼市崩盘的不理性声音是对政府调控政策的误读。所以我想我们还要相信政府、依靠政府,加强与政府的沟通与协商,在保证楼市稳定的前提下,申请一些政策宽限,减轻些资金压力。同时保持与各银行的良好关系,让他们相信“好钢都已用在刀刃上”,同时也彼此达成行业和企业发展才能更有效地降低风险这一共识。
    第三,可以降低利润,但不能瓦解市场信心。房地产商打价格战进行恶性竞争对行业整体的发展非常不利,对于过冬也只能是起到雪上加霜的作用。其实很多民众还是有购买力的,现在的问题不是购买力的问题,而是对市场信心的问题。追涨不追跌是一切带有投资性市场的铁律,你越降价,他越没有信心。对于配合政府“支持居民购房”的政策,做一些促销和让利是好的,但盲目大幅降价,不仅未购房人不会买账,已购房人还要承受损失,这也会成为一个新的不安定因素。
    第四,加强对产业链的掌控能力,要避免隐性矛盾的爆发。再好的公司,再强的产业链,有一环断了,这个链条就没有用了。即使你是五百亿的公司,也可能因为一千万的资金,你就过不去。如今年关临近,人、财、物的调配肯定会更加紧迫,也有一些人员将面临分流。对于材料供应商和承建商以及干活的民工的资金支付问题,不仅关乎企业家良心、企业声誉,也关乎社会稳定,这是一个很大的事情。因而,在这方面的动作一定要谨慎,尽量保持整个产业链的均好性。
    第五,要加强成本控制。控制好成本才能获得效益。现在的形势下,成本控制已经不是或然的问题而是必然的选择。成本控制方面,首先是设计环节,如果设计人员没有成本意识,设计理念不面向市场,不是去做产品,而是去做作品,那企业的成本一下就扩大了。还有工程管理,工程上一定要有限额,严格限制现场签证,否则增加工程款项就没完没了。再有就是采购,包括招投标,必须杜绝一切黑幕和暗箱。
    第六是苦练内功。因为现在销售放缓了,我们有更多的时间去检讨自己,梳理一下公司管理与流程,讨论一下不同的管理环节是该分权呢还是集权;是多元化运作还是更加专业化;是扩张呢还是收缩。总之,我们要有一个二次创业的心态去检讨自己,企业也需要一个科学发展观。
    第七,该出声的时候也得出声,利用我们的协会,包括我们的一些大佬,该讲贡献讲贡献,该讲困难讲困难。房地产业可以带动70余个行业。有很多的经济学家对房地产了解得并不深刻,所以有时也会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言论,出的招也不可操作。民众住房买房的意愿我们也都尊重,也不希望房价过高,也希望低收入者能有更多的住房保障,但有些事情真的不是我们企业所能左右的。我们一些媒体或者是经济学家把问题都放大了,甚至公然挑拨社会矛盾,关于房地产对经济的贡献完全抹煞,取而代之的是“房地产绑架国家经济”云云。有些媒体也推波助澜,地产商的负面报道已经司空见惯,甚至一些没有核实过的报道或小道消息都可以在国家级媒体上出现,行业形象与市场信心都严重受挫。其实股市和房市是连着的,房市不好,股市必然不好。美国的次贷危机就是从房市开始的。中国的股市里,你数数与房地产企业相连的企业有多少,我想至少也有60%。所以,我们应该尽量多地发出一些对国家经济、对行业发展更有积极意义的声音,期盼市场早日真正地理性下来,我想那时也是市场真正稳定下来的时候。
    目前的形势虽说问题不少,不能盲目乐观,但也不能自废武功,过于悲观。只要我们发挥岁寒三友的风格,顺应时代的潮流,认真做好我们该做的事情,我们一定能耐得住严寒,迎来春色换人间。

(《新富力》第20期卷首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难忘的2008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