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秦晓鹰
秦晓鹰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04,386
  • 关注人气:85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20的中国人云集上海,看什么?

(2010-04-24 14:21:14)
标签:

杂谈

2010年的世博会已经叩响了中国的大门,这是举国盛事,引人注目理所当然

对于这样一次盛会,中国公众常常会把即将到来的上海世博会与两年前北京奥运会加以有趣的比较。一位因为设计了参观世博全攻略而名声大噪的年轻人无意中说出了两者的“区别”。他认为,北京奥运会是让外国人了解中国,而上海世博则更多是要让中国人了解世界。小伙子为了证实自己的见解,还举出了一个具体数据为证。那就是在预计来参观的7000万(上下可浮动10%)游客中,只有350万是外国人,其余全部都是中国人。

6650万,也就是说,有120的中国人在这样一个集中的时间段云集于黄浦江畔,只是为了要看看大上海吗?当然不是,也没有这个必要。因为中国的上海对国人来说是一个永恒,是一个只要兴之所至随时可以莅临的城市。那么这蜂拥的人们远道而来又是为什么呢?答案其实非常简单也十分清楚:他们是为了在这有限而宝贵的时间与空间中,尽可能多地扫描一个被“压缩了的”世界!可以肯定地说,人们的第一感观就是现代建筑艺术之美。世博会的“面纱”一揭开,扑面而来的将是一座座充满异域风情宛如精美艺术品的各个场馆。

除了这些直观的印像之外,世博会还将在整体上让中国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世界各国特别是那些国际化城市的发展总趋势,了解什么是生态化、知识化、人本化、国际化和集群化。也能让中国人更加清晰地认识到现代城市与现代人的精神生活的关系。在对各国城市化与发展模式的对比与交流中,我们会意识:二十一世纪的城市规划设计在考虑生产与物质生活的同时,更应该充分回应人的精神生活的深层需要。

而更重要的,还是可以让我们“感知”到不同时代人类所追求与珍惜的某种价值观、生活目标以及对未来的渴望。如果我们把18511933年的世界博览会看作是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自我陶醉;从19351970年的数届世界博览会视为人类对于人与人、国与国正常关系的自我反省。那么进入上世纪七十年代后,世博会的历史则翻开了新的一页。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世博会不衰的主题。换句话说,近40年中,人与自然之间存在危机的警报在飘扬着各国旗帜的世博场馆就一直没有中止过。

世博会的理念与人类的理性如影相随。认清世界发展大趋势,认清人类未来的价值取向,才是上海世博给予我们中国人、特别是给予决定中国未来的青年一代的最珍贵的精神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