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以色列归来,朋友问我印像最深的是什么。我脱口而出:“高度的‘革命’警惕性呗。”
我这辈子恐怕都难以忘记从进入到离开这个国家时,被盘问、被开箱、令脱鞋、令解皮带方允许通行的经历。以色列国的机场保卫人员对我们盘问的问题之具体之细致之出乎意料,简直令人哭笑不得。如“你入境前坐过什么车,车牌号是多少,司机是何人,他叫什么(读者朋友,您平时坐公交车或旅行车会专门记车号?会问司机的姓名吗)?”
以色列人的高度警惕是从哪里来的?说白了,就是与它同周边阿拉伯国家的严重对峙有关,也与它自建国以来大战数次小战无数有关。只要你看看那些在街道上时常与你擦肩而过的年轻官兵,只要你亲身感受一下那些无处不在的警觉的眼睛和看不见的监视,你说这个国家有病态的不安全感也好,说犹太人是个枕戈待旦的民族也好,说这里的飞机场不是战场胜似战场也好,都绝不为过!
以色列是个在战争中诞生并凭借战争发展起来的国家。尽管它在军事装备国防科技上很有一套,建国50多年中大仗大胜、小仗小胜,可以称的上是“世界上最小的军事大国”。可是,要打仗,总要有人有兵源,而且这兵源还需要有意志有技能,总不能像电影“抓壮丁”那样滥竽充数吧。于是以色列就实行了全民武装体制。按此规定,犹太男女适龄青年都必须入伍从军。服役期男为3年女为2年。服役之后即成为预备役军人。预备役军人每年都要接受军训一个月,特殊时期还要返回部队60天。难怪前总参谋长亚丁将军说:“以色列每个公民都是每年休假ll个月的士兵。”
当我在特拉维夫飞机场被迫接受着全世界最严格地检查时,以方人员从我的那套洗漱用具中挑出一把锉指甲用的小锉刀,然后用尺子量了量,接着很严肃地告诉我,他们认定这是危险品、是武器?!没话说,没收!这时,我看见旁边一个学生模样的以色列姑娘表示同情地耸耸肩膀时,我忽然明白:这个常以军事胜利而自豪的民族,其实内心也深知战争带来的不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