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笔 |
艾枫
中国财经报 2005-07-30 09:03:16
爱的经验,说到底是寻找与确定衡量爱的标准。爱的标准和爱的试金石是家庭。家庭在一个人的生活中、在两人世界中消失了,爱情也就失败了。男女之爱归根到底是人类得以传承与存在的闸门,很多人不想承认家庭是爱情的试金石,找出无数的理由加以否认,其实是在徒劳地与常识较劲。
那么,怎么才能让爱情持久,并且夯实家庭,跨过“七年之痒”战胜“审美疲劳”,到老还能把对方看作是“手中的宝”呢?
关键在于,热恋之初就要准备过“三关”。即便是那些已经成家者,也可用是否过好了这“三关”来检验检验现有的夫妻生活。
第一关是要过“人的情感关”。你与对方在相识相知与相爱时是否有过烧灼感、距离感、忧伤感。如果有,这关就算基本过了。简单吗?其实并不简单,因为这是精神与情趣的交流。
后面两关最为重要,但往往引不起年轻人的重视。青春的热情与爱的激情常常使人产生拥抱与亲吻全世界的冲动,也产生移山填海的幻觉,人们会以为只要有了两个人的心心相印,其他一切都不在话下。朋友,如果你这样想,可就错了。
第二关是习惯的适应,就叫“人的习惯关”吧。我所说的习惯当然不是你的而是对方的。他的一切习惯包括他的衣食住行、他的言谈话语、举手投足,甚至还有他的一些在外人看来不怎么好的习惯。你所爱的人的习惯与某种怪癖,只有极小部分你可以改变,但多数习惯来自娘胎来自遗传来自生他(她)养他(她)的土地,熏他(她)染他(她)的地域风俗文化,因此,千万不要心存改变别人的奢望。总的来说,是要适应、多容忍。同样,对方也要能容忍你的习惯。
第三关同样重要,那就是要过“人的背景关”。这个背景指的是人的社会关系。包括对方的家庭、“七大姑八大姨”;对方的朋友同事上级下级,总之,就是对方的社会网络。背景关的存在,说明了人的社会性的客观存在,这是一种无法摆脱的社会交往。恋爱之初,心无旁骛,尽情沉醉二人世界,惟恐别人打扰。然而不久,你就会有意无意、主动被动介入一个原本属于对方的世界。这里面的喜怒哀乐、恩怨情仇、甜酸苦辣会轰轰烈烈把你拖卷进去,来不及拒绝也来不及评判,只剩下一句话你喜欢这些还是厌恶这些?前者是中国式“幸福”的通行证,后者是中国式离婚的墓志铭。
过了这三关,家庭之路就通达了,可以享受到足够的温馨与和谐。遗憾的是,多数人并不理解过三关的精髓,感情与家庭之舟常常在习惯与背景关上搁浅,而且结了离、离了结,总是不知这无穷无尽烦恼的症结到底在何处。三关,即茅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