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文化 |
我对50年代人的一些看法
解玺璋
50年代人,又称50后,自有其先天不足之处,亦有其独具的特点。
其一,受教育程度比较低,而且不成系统。50后大多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始小学教育,“文革”开始时,最小的刚上小学,最大的不过初三,此后的10年基本荒废。“文革”后虽有很少一些人搭“末班车”,考上大学,甚至研究生,但由于基础太差,尤其是理科、外语很差,后发力薄弱,有生之年很难有大的建树。
其二,生在红旗下,长在红旗下,是共和国的第一代公民,从小在家庭、学校、社会受到的教育都比较单一,有一种近乎天生的理想主义情怀,但却在实现理想的关键时期遭遇到毁灭性的打击,相当一部分人产生了理想破灭之后的绝望感,只能接受命运的摆布。但理想主义仍是他们的底色,一旦遇到合适的气候环境,还可能滋生出一些嫩芽,但绝不能长大,因为下面的泥土太薄了。他们的命运基本上是悲剧性的。
其三,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牺牲品,或曰垫脚石,特别是在改革从农村转向城市之后,随着工矿企业的转型或倒闭,大批工人下岗、被迫买断工龄或提前退休,享受微薄的退休金,实际上等于失业。这些年龄在四五十岁的人,让他们改行转业已无可能,而他们却要承担着上养老,下养小的千斤重担。90年代以来的城市扩张,实行商品房制度,对他们来说更是釜底抽薪,剪断了他们与这个国家最后的一丝关联。如今,他们已经步入老年,疾病缠身,还要为看病担忧发愁。
其四,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父母,50后与其子女80的关系,可以说相当紧张。这一代父母,本能地要把自己年轻时未能实现的人生理想,转嫁给他们的子女,而不管这些孩子有什么想法。由于只有这一个孩子,他们更不肯有一丝一毫的放松。但他们又是百般溺爱这些孩子的,第一代“小皇帝”由此诞生,在中国数千年伦理社会中,第一次出现了六个成年人围着一个孩子转的景象。他们是想用生活上的溺爱换取对子女未来人生的支配权,然而,80年代又是中国人个性启蒙的时期,自我意识首先在他们的子女身上觉醒。就像理想主义、集体主义是50后与生俱来的宿命一样,现实主义、个性主义也是80后与生俱来的宿命。他们的矛盾是根深蒂固的,也是不可调和的。
以上所说,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如有个案,纯属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