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熊猫》让赵半狄们很受伤吗?
解玺璋
《功夫熊猫》在中国的上映,又一次引起了轩然大波。这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会是最后一次。只要东西方的格局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这种神经过敏式的毛病一时半会儿就很难治愈,一有机会就要出来表演一番。
我特意去看了《功夫熊猫》,一半是为了有人说它很有趣,一半也是因为赵半狄们(他不是一个人)向政府告黑状,从一个艺术家滑向了艺术警察志愿者。这个词是我生造的,但除此之外,我的确找不到适合描述赵半狄们身份的词汇。
《功夫熊猫》真的很有趣。以中国电影人的智商,目前恐怕还想不到让熊猫来担当一部功夫片的主演。这是中国人很少逆向思维的缘故。而一旦用了熊猫,则妙趣横生的情节和细节接踵而至。美国人的聪明于此可见一斑。在我看来,中国人可以向这部影片学习的地方很多。艺术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固然不是可以学来的,但通过这部影片反省我们自己,还是必要的。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我希望各位家长能和孩子一起看看这部影片,相信会有很多的感触和启发。我的朋友,一个男孩儿的母亲,托我帮她“审”一下这个片子,再决定是否带孩子观看。现在我要告诉她,这部影片太应该让孩子看了,不仅如此,中国的家长(包括老师们)尤其有必要看一看,看了之后,还要想一想,我们过去的做法,有哪些是需要加以改进的?
影片中有一个细节,熊猫阿宝在师傅的帮助下拿到了衔于龙口的“武林秘笈”,打开一看,空无一物,其中并没有大家想象中的东西。这里所体现的,正是中国道学中“无”的思想。这在传统的武侠叙事和道教想象中或许并不新鲜,但镜头的推进让我们看到,熊猫阿宝在这里看到了他自己。这是他的精神得以升华的重要契机之一,也是神龟大师一再告诫于师傅的,相信自己,没有不可能的。它羽化登仙的那一幕,真是神来之笔。谁说美国人不懂中国文化?这一笔可是得其精髓的呀!倒是我们自己常常不能了解这一点,反而习惯于将自己的命运托付给外在的力量。
我为什么主张家长和老师一定要看看这部影片呢?理由很简单,就是希望我们的家长和老师借此机会检讨一下对待孩子的态度。高考已经结束,中考还在进行,我们的家长和老师,有多少还在为自己的梦想和孩子过不去呀!《功夫熊猫》告诉我们,孩子自有他的梦想在,这是任何人的梦想所无法替代的。作为家长和老师,其责任就是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梦想,而不是代替他们去选择梦想。最残酷的是,你让孩子接受了你的梦想,而这个梦想又是无法实现的,那你就真的毁了他。就像影片中豹子怨恨于师傅的:“是你让我编织了一个梦想,又将这个梦想打碎了!”我们的某些教育理念,真到了需要认真反思的时候了。
赵半狄们为了显示自己“政治上正确”,给《功夫熊猫》泼了很多脏水,倒显得自己很小气,好像熊猫是自己的形象代表,不容别人染指似的。其实大可不必。以熊猫之“可爱”,全世界人民都喜欢它是很自然的。我就看过一本美国纽约出版的关于熊猫的画册,都是各界人士,特别是孩子所做的关于熊猫的形象创意,有很多意外的惊喜,是我们想象不到的。就这部影片而言,辱华我没看到,我倒是觉得有点拍“中国奥运”马屁的意思,作为一个投资商,有这点杂念,也不能算错。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