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相信”的新版本

(2007-12-25 22:41:47)
标签:

杂谈

 

“我不相信”的新版本

解玺璋

   

    小剧场话剧《混世》有许多惊人之语和惊人的场面,一不留神就吓你一跳。我们看了林兆华的《厕所》,有人不能忍受演员在舞台上“蹲坑儿”的样子,认为不雅,这里索性把屁股对着观众。还有那个喜欢唱美声的歌唱演员,张口就是“乌云滚滚下起了小雨儿”,为了满足观众的要求,最后竟脱得只剩下一条裤衩儿,扭动着身躯唱起了摇滚。而男女演员满嘴的污言秽语,更让观众听得胆战心惊。但这还不是最可怕的,更让人提心吊胆的是,你得随时提防着演员来到你的跟前,把你劈头盖脸地讽刺、挖苦一顿。你即感到无地自容,还得陪着笑脸。

 

    总之,胆小的、脸皮儿薄的,大约都看不了这出戏。最让人感到寒至彻骨的,是全剧中所弥漫着的对整个现实社会及人生理想的疑问,直到我们离开剧场很久,“假的”,“假的”这种声嘶力竭的吼声,依然响彻耳际。坐在剧场里,我的思绪已经飞到了40年前,那一代年轻人也曾经发出过这样的声音:“告诉你吧,世界,我——不——相——信!”他们所怀疑的,是已经死去的理想;而这一代人所怀疑的,却是生活着的现实。剧中人告诉我们,有一个笑话,听过的人都笑死了,只有他还活着。这个可怕的笑话是什么呢?即他的女朋友曾对他说:“我相信爱情。”

 

    很显然,这是一出喜剧,其中也有玩世的成分,但它明显地不同于一般的搞笑,更不是轻浮浅薄地卖笑,它在让你开怀大笑的同时,还能感到一点悲愤。你也许会觉得他们表现得过于偏激了,但如果你对于生活中的现实还有感觉,还有了解,你会原谅这种偏激,知道这只是年轻人的愤世嫉俗。从另一个角度说,针对着一些人的麻木不仁,这种偏激或许正是一剂猛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有人称赞这部作品,“有着浓重的警世意味”。我想,这应该不是一种虚言。

 

    话剧还是要有一点战斗精神的,尽管据说人们更需要轻松的娱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可以;横眉冷对,嬉笑怒骂,也没什么不可以。我甚至以为,后者是我们现在更迫切地需要的。我们现在有一点“暖风吹得游人醉”,乐得不知道自己姓什么了。这时是应该有一点振聋发聩的声音出来,也让我们清醒清醒。《混世》的好处就在于,论世事不留情面,讽刺当下的各种社会现象,可以刀刀见血,毫无顾忌的台词直指台下每一个观众的灵魂,是一场触及灵魂的演出。

 

    话剧一直在寻找自己的真精神。《混世》的演出,也应该说是一次寻觅,一次探险。它“将那无价值的撕破给人看”(鲁迅语),给观众一种痛感,因此,看过这出戏,你不会感到颓唐,直要厌世,而是警醒自己,想一想为什么我们会坠入这样一种境地。黑格尔说:“喜剧高于悲剧,理性的幽默高于理性的激情。”这是因为喜剧常常表现为一种更为内在的力量,一种更为深邃的目光。恰如王国维在百年之前介绍一位英国作家的观点时说过的:“霍雷士曰:‘人生者,自观之者言之,则为一喜剧,自感之者言之,则又为悲剧也。”由此可见,喜剧是有着“反观自身”的优越之处的,这也是悲剧之外我们不能没有喜剧的理由之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