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解宏乾作品(2):我看鲁迅

(2005-12-17 00:14:45)

我看鲁迅

   “鲁迅”这个名字,很早我便听父亲讲过了。在我的印象里,父亲是鲁迅的追星族。对鲁迅的夸耀、赞美、崇拜不能说伴随着我,也是经常在我耳边回荡。但这好像并没有使我形成什么对鲁迅的认识,直到后来读过鲁迅。

   “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自从上了学以来便也开始“玩命”的听,老师们也玩命的讲。但我至今还是没有认识到。

    首先看到鲁迅的文章应该是在课文里,什么《论雷锋塔的倒掉》、《祝福》、《社戏》等等,但现在都没有什么印象了,只记得些情节。而后自己读的一些便印象很深。 好比读过《阿Q正传》后,便深深的记着,“辛亥革命没有深入人心”,结果考历史时正好答反,这多一半是阿Q害的。

但终究,鲁迅的文章看的不多,只是身世知道的不少,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生于1881年逝世于1936年等等, 所以我认为还没有完全认识他,或者说我对他的认识多半是老师那听来的。但我对鲁迅的一些文章却有一些意见,或是一些不同的看法。

鲁迅给我一个很深刻的印象就是喜欢批判,并总会找到理由。《文学和出汗》这篇文章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梁实秋先生认为文学当描写永远不变的人性否则便不久长,就都消灭了。他便死死抓住“消灭”一词不放,反问到:被“消灭”而没有流传的文学你又怎会晓得,又怎会知道它没有描写人性呢?但我想,先生的意思只是说,写了永久不变的人性的文学可以广泛流传,但也并不是说没有写永久不变人性的文学就不会流传,也许只是不会广泛流传,唉,倒霉就倒霉在这“消灭”两字之上了。可这样说也未必就不能明白,而鲁迅先生却被说的更加糊涂,也不知道他是真的糊涂了,还是比谁都明白。

我没有经历过鲁迅的时代,这也并不是我的问题。所以,我对鲁迅是否理解,更不是我的问题,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因为这本不是问题,问题在于我们一直生活在“现在”,不必回到过去,也不必急于奔向将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