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外企工作一年,今后职业方向如何选择

(2007-07-03 16:46:17)
标签:

外企

跳槽

职场

分类: 开复问答-工作篇
 

  song:尊敬的开复老师:您好!
        第一次给您写信,心中难免有点激动。经常看您的文章,看您的书《做最好的自己》,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有道理。而我现在有个烦恼,似乎从您的书里找不到答案,可否请您帮我分析一下,不甚感激!
        开始请允许我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2006年应届本科毕业生,大学专业是日语,毕业后我进入了IT公司,从事日本地区业务。由于大学学的是日语,做翻译似乎成了很多语言类学生的首选工作。而我却非常不喜欢做翻译,因为我觉得语言只是一门工具,翻译作的时间长了固然对语言能力提高很快,可是却缺少其他行业的知识,不利于自己以后成为一个复合型人才,提升自我的竞争力。幸运的是,公司当时正在招语言类人才,我经过校园招聘很幸运地加入公司。我高兴倒不仅仅因为是待遇在同学中算好,更重要的是招聘时公司承诺我们以后我们会有很多经济方面的知识培训,当然还有很多机会出国培训。
         加入公司,我们接受了相对比较系统的一个月的财务培训,培训一结束,我们就开始新项目。可能我工作比较认真,也可能我性格不是那么突兀,我很幸运地被选上去总公司培训。很快过了新年,第二个项目又进来了,我被选中转到新项目去工作。而在新项目正式开始之前,客户要求我们去他们那里接受具体的项目培训。我们回来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的工作量,我们每个人就像拧紧了的发条一样,时刻在运转着,一刻不停地做着重复机械的工作。我觉得我的性格是外向活跃的,我更喜欢作直接和人接触的工作,比如咨询,管理类。结合现实,我最近仔细想了下,大概我以后会有三条出路:

        一 不管目前情况,只管自己做下去,不要放弃对英语,财务的学习,同时努力做好业务上的工作,积累行业经验,等到时机成熟,我跳到一个更高的平台上去。但是我记得您说过:一个把员工当赚钱机器的人公司肯定是不好的,而且这些我认为并不能很好地结合我的性格,将我的潜能发挥至极,但实现职场飞跃应该是没问题的,待遇也可以提高很多。

       二 去寻找自己真正喜欢的方向。我知道这样会有风险。

        三 自己去找项目创业(目前刚好有一个作了10多年保险的朋友要搭建一个金融理财平台,需要我帮忙)。

  这就是工作了一年的我的困惑,烦请李老师一定帮帮我解除心头烦恼,谢谢!!!我相信工作一到两年的朋友也一定会有和我类似的困惑,希望开复老师给我们指一个方向,为众多目前生活在困惑中却不想虚度光阴的人一个明示!谢谢!

 

  闪亮峰:BPO这个行业是个不错的理解,我看完了你的整篇文章。
应该还是方向问题以及辞职的问题,但是我想你可以继续在新的公司做下去,如果觉得制度不好或者管理不好(这个问题在每个公司都存在的),如果你觉得在公司继续锻炼下去
,有必要和有价值锻炼的话,可以考虑一下留下来,因为毕竟大公司培训机会多,给你的机会也大。


  二:如果去别的公司,应该会找跟同行业相关的专业是吧,如果能够顺利找到那就最好了。


  机遇和风险同样存在,但是如果你找到了你认为不错的公司,在这个公司也可以有很大的用武之地的话,确实象你所说的杭州关于此行业的可以有很多的选择的地方的,但是关键是选择一个适合你发展的公司,有很好的气氛以及不错的生存空间。


  三:风险太大,我不太赞成,自己去找项目创业,所需要承担的风险太大,虽然你的朋友有着十多年的理财经验,但是你能保证你能一下子进入这个节奏而且还需要重头接触新的
东西,而且我想问的是这个行业与你所在BPO是否有很大的联系。


  今天在回杭州的车上,有个人做物流的,我和他聊到关于行业方面的问题,他说:“如果你不熟悉那个行业,千万别进去,否则你会死的很惨。”所以不管如何,希望你能做出
自己的选择,再三权衡一下。


  开复:你的公司其实已经是很优秀的公司,我最推崇的就是它的培训计划。这些培训,也许你只认为是“加班”,但是当你到国外的时候,绝对不能只当作加班,一定要多学习它的运作方式,企业文化,外国人的思路。多想想“如果哪天我开一个公司,我会从这里学到什么?”(不是说商业机密,而是说运作模式、企业文化)

 

  在认可它的同时,我们也明确看到它在印度人才流失得十分严重(听说一年有30-40%员工离职)。从这个数据,我们也可以看到,枯燥的工作到底还是留不住人才的。

 

  你换工作、创业都是值得考虑的。建议你不要在没有计划的时候轻易离职。另外,建议你如果换工作,一定要多做咨询,千万不要越换越糟。你现在的工作其实还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工作。

 

  song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我记得曾看到开复老师说过,我们工作应该对事而不对人。当你有机会去做一件对你很有用的工作时,即时你和上级领导关系不好,也还是可以做的。我觉得现在我现在自己就有这样一个困惑。


  前几天,我们领导在开员工大会时说,要从全公司里挑选一位有相对丰富经验,英语基础良好的人做一个新项目的主管,让我们主动报名。我对这个职位还是蛮有兴趣的,但是也不乏担心。列举如下:

  申请的理由:
  1 因为这个项目对象是针对东南亚及澳大利亚,所以平时要经常使用到英语,这对我自身提高英语无疑是一个很好的机会。人都是被逼出来的,我在那样的环境压力下会更出色。
  2 我喜欢管理团队,享受这种感觉。就我目前的工作来说,我之前管理着6人团队兼协调各个小组间关系,我觉得我做得比较成功,我有能力做好,并喜欢这种管理团队的感觉。
  3 积累BPO项目运作经验。虽然已经在BPO行业工作了一年多,但从没真正从头到尾负责过一个项目的运作。如果这次我申请成功,并能将项目做好,无疑对于我以后职业发展非常有利。
  4 我觉得公司也一直在培养我,领导对我还是很有期望,我可以感觉到。

 

  不申请的理由:
  1 我很不喜欢我们现在领导的管理风格,怕以后主管一个项目后和他沟通很被动。说实话,我个人其实并不是太喜欢BPO行业,我们在客户的高要求下做着国外公司他们不愿意做的工作,枯燥乏味是这个行业的特点。而作为老板,他总是要求员工尽量多地付出,而给与员工非常少的回报,这点大家都有共识,可以说老板在大家心中是没有人心的。我真的不太愿意帮着老板去PUSH大家做高压力而没有好回报的工作。
  2 我的专业是日语,我担心在以后工作中英语实力不够。虽然进入公司一年来,也参加过一些培训,英语实力比大学毕业时上升较多,但对于那些NATIVE的English Speaker我还是没有信心,怕做不好工作。
  3 怕累。现在即将要进来的客户已经有一个项目在做,即将要进来的项目和现在的项目其实只是地域上的差别,北亚和东南亚的区别。北亚地区的项目组工作非常地累,每天加班没有加班工资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估计东南亚进来的项目也会大同小异。因为已经高强度工作好几个月了,怕再去申请项目主管承受不了身体和心理的压力。
  4 我对管理团队很有信心,但是对transfer一个项目不是特别有信心,因为我觉得不是一个quick learner。

  这是我这几天的困惑,下周五是报名截止期,我很矛盾,所以放到论坛来,希望各位老师和朋友能帮帮我,谢谢大家!


  闪亮峰:我觉得你应该去申请一下,因为这对你的锻炼价值会很大的。
  一:在于你自身的锻炼价值,不光是english还有management,虽然你不是一个quick learner,但是我们只要try your best to do it ,just do it and do it best。。
  二:这个项目我想你可以体验到对团队的管理以及在团队中体会到许多,和你的partner共同进步,大家共同学习,一起奋斗,有问题大家一起交流,这就是团队的价值所在。
  三:你说你不喜欢你BPO行业,但是在这个行业你已经锻炼了一年,而且if you have the chance to change the job , 我想你的管理团队的经历会为你的下一份工作增加砝码,而且你在这个行业积累了许多的知识以及经验,这是无形的。
  四:至于项目的优势还是劣势,去尝试一下就清楚了,还有你的经理,对于他你可以试着去和他沟通,不需要在乎太多,在工作问题上你可以和他去坦诚的交谈,我想如果他是明理的人会给你机会去展示你的。
  五:公司培养你,看重你,我想在一个环境中你已经融入了这家公司,而且负责人欣赏你的才能,你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来实现,去大胆的尝试一下,你会锻炼许多,至于身心累,其实每份工作都是一样的,不会累这是不可能的,上次我的心里老师说:你去调查N个人,问他们工作开心不开心?我调查过,确实很多人在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上奋斗,不开心是正常的,但是我们要把它化为动力,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song :这些天看了仔细看了开复老师和其他战友的回复,也思考了很多。对自己在帖子中提的三个问题有了自己的答案,拿出来和大家分享,对错与否还望大家继续帮忙指正:

 

  一继续利用公司环境提高英语,积累BPO行业经验。我想了下,即使我以后离职不做BPO,但是外企依然是我的主要方向,所以提高英语能力是势在必行的。我想我会订立个计划,但就怕自己没有决心,因为工作忙而疏于学习。另外,我目前在公司也是处于上升趋势,老板看得起我,所以我还是会好好利用,为了职业积累而不是为了人际关系而工作。

 

  二利用空余时间多做咨询。我觉得自己喜欢咨询行业,喜欢关注职业发展,所以我在想是不是咨询管理,猎头工作比较适合我。我会利用下半年时间去做咨询。

 

  三创业先放一边。仔细想了下,自己比较还没有这个实力,包括资金,人际关系等,在合适的时候再考虑或许比较合适。

 

  更多讨论请点击这里

  如果你有其他困惑,请查看:十万个怎么办

  如果你要寻求丰富和激励,请查看:我的精彩文章

  如果你想找一个人生的导师,请查看:成长顾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