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开复问答-成长篇 |
Q:
当年,魏无忌向刘邦举荐陈平,刘邦说:"我听说他品行很差。他和自己的嫂子私通,还很懒、很贪财。用他恐怕不行吧。"魏无忌说:"我推荐他是因为他有才能,能帮您办大事,又不是让他管理财政、做百官的表率,管那么多干吗?"后来,陈平果然辅佐刘邦统一了天下,成为西汉开国四大文臣之一。
所以我认为用人是用他的长处,不必刻意找他的短处。但在中国企业的用人观念中,道德品质是一道重要门槛,很多在道德上略有欠缺、而专业素质过硬的人才都被拒之门外或遭遇冰封。
难道有真才实学的人才真的要被道德所掩盖吗?我深感困惑!
A: 公司里重视的是诚信(honest and integrity, professionalism),讲道德可能在内涵上太宽泛了一点。这里我仅就企业中最强调的"诚信"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A: 公司里重视的是诚信(honest and integrity, professionalism),讲道德可能在内涵上太宽泛了一点。这里我仅就企业中最强调的"诚信"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如果雇佣甚至重用缺乏诚信的人,企业就会承担很大的风险。如果一个人有才但贪财,企业就会害怕他把公司的财产卷走;如果一个人有才但缺乏最起码的企业忠诚度,企业--尤其高知识产权的公司--就会提防他把保密性资料、集体智慧、客户、人才带走;如果一个人有才但个人作风极其败坏,企业就会担心他会带坏整个公司的风气和企业文化。
如果企业雇佣了一个诚信欠缺的人,那么它就是在尝试冒险。这种冒险并不是说每次都会导致最严重的后果和损失,但我们也不能依据陈平辅佐刘邦成功的事例就简单地认可重用品质不好的人是一种无可厚非的做法。正如抢劫是不正确的,但如果有一个人抢成了,发财了,你就会认可抢劫这种行为吗?
另外,刘邦是一个个体的人,我们无法追根溯源地分析如果他没有雇佣陈平,是会得到更多的成功还是会得到更多的失败。然而,身处市场经济浪潮中的中国企业是经过几百年的探索、学习才发展到现今规模的。目前经营成功的一些中国公司,我们可以看到,它们对员工非常注重"诚信"二字,这是企业在多年实践中通过学习研究正、反面的实际事例所得出的用人观,可信度和实用性都是非常高的,不应该轻易摒弃。
查看更多我以前的文章,请到开复学生网 www.kaifulee.com
提问请到开复学生论坛:bbs.kaifulee.com
提问请到开复学生论坛:bbs.kaifulee.com
前一篇:征集“开复学生网”网页设计
后一篇:我该不该离开学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