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孙云晓育儿 |
分类: 我的文章 |

其实中西方教育都有其各种的优势与不足。学校教育最初多服务于宗教,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与各国和各地区的历史文化有着很大的关联,所以不能简单认为哪个国家的教育方式是优秀完美的,就去盲目去照搬。当然发展教育也不能闭门造车,固步自封,各个国家的教育方式是可以相互借鉴和彼此融合的,博众家之所长也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世界经合组织有一个PISA项目(国际学生评估项目),这个项目是针对接近完成基础教育的15岁学生进行评估的,可强化对考生知识面、综合分析、创新素养方面的考查。在2009和2013的两次项目测量中,中国上海代表中国参赛学生的成绩都名列世界第一,英国的数学成绩却远远落后于中国。后来这个结果直接接促成了后来英国教育部邀请中国老师去英国执教的活动,BBC电视台是否因此而受启发才拍了目前这个记录片,不得而知。对于中西教育的差异,我去年还专门采访过北京师范大学两位著名心理学教授陈会昌和林崇德,他们对此都有深刻的见解。
陈会昌教授认为,现在中国的教育是让孩子学习指定的、规定的、整齐划一的知识,并严格要求掌握,这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非常有帮助,PISA项目的测试还是比较侧重于基础知识,所以中国孩子在PISA项目中取得的成绩很好。但中国目前面临的问题是,良好的基础知识并没有发展出良好的科学成果,中国人目前在本土还没有得到过诺贝尔科学奖,那些得诺贝尔科学奖的许多华人是在中国读完高中之后到国外去才得的,有些甚至是在中国念完大学到国外才得的,比如杨振宁等。
林崇德教授则提出了中西方教育模式相借鉴融合的提议。他认为东西方的教育模式各有优劣。只是西方发达国家以前有强大的军事、科技、人文、政治等水平遥遥领先于我们国家,所以他们忽视了对我国教育模式的研究和学习。同时中国以前对发达国家教育模式的研究也是不够深入,所以他提出了T型模式,即在人才模式或人力资源开发中,注意东西方教育模式的相融性和互补性,吸收西方教育的长处,扬长避短,培养出学贯中西的创造性人才。
所以,对于此次中西方教育的差异,我们不能单一地评判哪种教育方式更好,我们既要看到中国教育注重孩子的基础知识的学习的优点,又要借鉴西方教育注重孩子实践能力的特点,这样才能使教育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