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云晓:小学生的社交能力是自尊感的重要部分

(2015-07-13 05:46:24)
标签:

教育

孙云晓

育儿

分类: 我的文章
孙云晓:小学生的社交能力是自尊感的重要部分

2014年4月2日,《武汉晨报》报道了小学生普遍“谈恋爱”的新闻。武汉某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李老师在下课时,发现了一封女生写给男同学的情书,里面内容充满了成人化的浓情爱意:“一直觉得你会抛弃我,你帮别人写情书的时候我真心吃醋了”“不管多小的事都要男神你做”,情书中,女生还多次要求与男生有亲密动作,结果处则是大胆告白:“窝宣尼(我喜欢你)!”。
记者调查发现,不仅在小学六年级,甚至一二年级的小学生都在情人节都互送礼物,传着:“我爱你!”的小纸条,调查中的小学生过半都有喜欢对象,他们的心理特点是 “不恋爱”很没面子。
小学生这种现象让许多父母和老师都开始紧张不已但又不知所措,其实小学生的这种与异性同学的交往是成长的需要,而不能盲目认为是“早恋”。根据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的理论,小学生自尊的发展从以前游戏中的幻想开始转变到现实中来,他们对自己社交能力的自我评价构成自尊感的重要部分。
只不过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小学生们接触各种成人的节目和影视剧的机会越来越多,他们充分的好奇心和很强的模仿能力,再加上人际交往的需要,很容易将成人间的浪漫行为当作是人际交往的技巧而进行模仿和尝试。
所以父母首先要了解孩子的成长特点,知道小学生也很重视自己的社交能力。不要因为孩子对异性有交往的需要就惊慌失措。
其次小学的人际交往需要父母合理的引导。小学生的交往更注重结果,带有一定的功利性,他们很少考虑到同伴是否与自己有统一的价值观或情感基础。很多时候他们为了得到所谓的朋友,往往会采用各种方式,比如通过购买小礼物来笼络小伙伴,甚至会出现新闻中模仿成人交往的方式来寻求朋友。
这就需要父母教会孩子明白朋友的真实意义,同时告诉他们寻找朋友要通过正确的方式,比如通过优秀的表现来吸引小伙伴,还可以邀请小伙伴到家里做客等方式,来寻找和自己兴趣相投,能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朋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