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晓2016年教育讲座8讲内容简介
(2015-05-24 11:25:22)
标签:
孙云晓育儿教育 |
分类: 我的档案 |
孙云晓2016年教育讲座8讲内容简介
孙云晓主持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对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独到的研究,将向您提供具体可行的教育建议。爱心助人、自主学习、认真负责、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五个习惯,也是人格培养的五个核心指标。通过培养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是少年儿童教育的根本使命。
详细分析和建议可以在孙云晓新浪博客搜阅孙云晓讲演实录《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等文章。
孙云晓课件:《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
孙云晓教育著作参考:北师大出版社出版的《习惯决定孩子一生》。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孩子,别慌》。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等。
二、现代家教:探寻真正的成功与幸福
成功的首要条件是自信。对于孩子的问题,积极的解释导致乐观,消极的解释导致悲观。掌握积极心理学的秘诀,引导孩子从习得性无助到习得性乐观,为成功与幸福奠定坚实的基础。
孙云晓课件:《现代家教:探寻真正的成功与幸福》
孙云晓教育著作参考: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从尊重开始》等。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对话》。
三、平衡教育与习惯养成
教育不能走极端,过于严厉或过于放纵都是有害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中外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的大量研究发现,只有主动性和自制力两颗种子都发达,才是成长的最佳状态,因为主动性和自制力是健全人格的核心要素。
孙云晓主持10年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对少年儿童行为习惯与健康人格的培养有独到的研究,将向您提供具体可行的教育建议。自主学习、拥有爱心、认真负责、自我管理和尊重他人是中小学生最重要的五个习惯,也是人格培养的五个核心指标。通过培养良好习惯缔造健康人格是少年儿童教育的根本使命。
孙云晓课件:《平衡教育与习惯养成》
孙云晓教育著作参考: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从尊重开始》等。
四、站在脑科学和心理学前沿看教育
现代教育建立在脑科学和心理学的基础上。那么,脑科学和心理学有哪些新发现?这些新发现对今天的教育有什么启示?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首席专家孙云晓研究员,与哈佛大学霍华德-加德纳教授等11位中美脑科学家和心理学家深度对话,为您揭开教育与成才之谜。
孙云晓课件:《用心教养》
孙云晓教育著作参考: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用心教养----孙云晓与中外心理学名家对话》。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唤醒孩子心中沉睡的巨人》、《教育从尊重开始》等。
五、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父母联盟
要点:中国存在父教缺失的严重倾向,父教缺失是孩子成长的灾难。根据哈佛的研究发现,人的发展有两个方向,一是亲密性,二是独立性。母亲在培养孩子亲密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特别责任,父亲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具有天然优势和特别责任。在家庭关系中,夫妻关系第一,亲子关系第二。父母相互尊重和相互支持才会有良好的家庭教育。隔代抚养不如共同抚养。
详细分析和建议可以在孙云晓新浪博客搜阅孙云晓长篇文章也是《好好做父亲:男人最有价值的投资》一书的序言,题为《8种品质成就好父亲特殊使命》。
孙云晓课件:《孩子健康成长需要父母联盟》
孙云晓教育著作参考: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好好做父亲:男人最有价值的投资》。
六、做父母需要“上岗执照”(五元家教法)
现代的教育理念(例如儿童观、捍卫儿童的权利、学会关心、与孩子一起成长)、科学的教育方法(例如从陈伯吹雷雨之夜教子看如何回答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如多元智能与成功选择法等)、健康的心理(例如抗挫折教育)、良好的生活方式(例如运动第一和独生子女的父母们联合起来、借个孩子去旅行)、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好的关系胜过许多教育)。将以上五个元素融会贯通,就是五元家教法。
孙云晓课件:《如何做家庭教育指导师》
孙云晓教育著作参考: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懂方法的父母成就孩子一生》。
七、好父母与孩子一起成长
要点之一:当今孩子难教育的原因之一是代沟下移了,而代沟下移的直接原因是压力下移。父母和教师需要认清这一重大变化,积极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而好的关系不仅是教育成功的关键条件,其本身就是极好的教育。爱孩子是没有条件的,但爱孩子的前提是理解和尊重。
要点之三:做好父母的关键是提高教育素质,即教育观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能力。
提纲:一、为什么要与孩子一起成长(1、电视影响;2、网络时代;3、独生子女;4、性发育提前)。二、向孩子学习的十个理由。三、怎么与孩子一起成长(1、发现并且学习孩子的优点;2、尊重孩子;3、做孩子的好伙伴;4、为孩子做表率)
孙云晓教育著作参考: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与孩子一起成长》、《捍卫童年》等。
八、儿童健康成长需要因性施教
要点:男女要平等,不等于男女都一样。为什么说让男孩子早于6岁上学可能是一个灾难性的选择?因为5岁男孩的大脑语言区的发育水平只相当于3岁半的女孩。男孩在小学阶段暂时落后是特点不是缺点。中小学男生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运动、动手操作、使用计算机和参与体验,中小学女生最擅长的学习方式是语言的沟通、聊天和阅读。女孩进入青春期为什么容易自卑值得关注。从男孩女孩的差异,重新分析“男孩穷养与女孩富养”。
孙云晓教育著作参考: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拯救男孩》、《拯救女孩》、《藏在书包里的玫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