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云晓:越是隔代抚养的孩子肥胖率越高

(2010-06-21 13:55:09)
标签:

孙云晓文章

育儿

教育

分类: 我的文章

越是隔代抚养的孩子肥胖率越高

调查显示,双独家庭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决定和照顾孩子饮食的比率高于非双独家庭(父母只有一方为独生子女),双独家庭中存在严重的隔代抚养问题。在双独家庭中,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决定孩子饮食的比率占37.1%,在非双独家庭中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决定的仅占27.0%,相差10.1个百分点。这从侧面说明了在双独家庭中年轻父母或许缺乏照顾孩子的经验,或许由于工作太忙,常常把养育孩子的重任交给长辈,因此把孩子的饮食决定权也相应地让给了长辈。调查还发现,在双独家庭中,主要由祖父母和外祖父母照顾孩子吃饭的比率达到了42.7%,甚至超过由母亲亲自照顾的比率(40.9%)。而在非双独家庭中,母亲亲自照顾的比率占到55.0%,主要由祖独父母和外祖父母照顾的仅占27.3%。以上数据说明,在双独家庭中存在着严重的隔代抚养问题。

从分组统计来看,越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的孩子,肥胖率越高。在肥胖组中,主要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决定饮食的占37.0%,主要由祖父母或外祖独父母照顾吃饭的占37.4%,其数据均高于消瘦组和正常组的孩子。究其原因,可能是祖父母心疼孩子,给小孩提供的食物过多。这与其他国家的研究结果是相吻合的。过于肥胖不仅危害孩子的生理健康,而且会对学习能力产生不良影响,甚至会带来心理问题,因此,祖辈错误的饮食观念亟需转变。

 

新闻稿6:半数幼儿有喂食现象,隔代抚养家庭、双独家庭喂食现象更多

调查发现,半数幼儿存在被喂着吃的现象,其中,6.9%完全是喂着吃,44.4%是自己吃一部分,喂一部分,完全自己吃的幼儿只有48.7%。即使大班幼儿仍有20.5%自己吃一部分,喂一部分,1.6%完全喂着吃。调查还发现,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吃饭的幼儿只有39.2%自己吃,较父母照顾者约低15个百分点;双独家庭幼儿自己吃饭的有45.5%,较非双独家庭低5个百分点。孩子通常在一、两岁就可以学会自己吃饭。如果父母或其他照料者总是不放心,担心孩子不好好吃饭,无法获得足够的营养而喂孩子,那么孩子就很难学会自己好好吃饭。

当孩子不进餐或不想吃某种食物时,独二代父母通常会采取一些措施,只有30.5%顺其自然,59.3%的父母反复告诉孩子这种食物的好处,57.5%会耐心哄着吃,30.2%给予奖励,18.5%和其他孩子比较,9.1%严厉训斥、强迫吃,3.4%吓唬。餐桌上的饮食教育往往很难起到促进孩子食欲的效果,无论是反复强调食物的好处,还是引诱、强迫、威胁孩子吃饭,都会给孩子造成压力,结果会适得其反,引起孩子对吃饭或某种食物的反感,破坏他们的胃口。比较好的做法是营造愉快的进餐氛围,尽量不要谈论孩子吃饭的问题,让孩子在没有压力的环境下,慢慢适应、接受某一类食物。

 

新闻稿7:近两成幼儿经常吃洋快餐,一成多独二代父母每周至少带孩子吃一次,双独家庭去吃洋快餐更多

本次调查发现,17.2%的幼儿经常吃洋快餐,15.2%的独二代父母每周至少带孩子去吃一次洋快餐;双独家庭(20.8%)幼儿经常吃洋快餐的比例高于非双独家庭(15.1%),每周至少带孩子去吃一次洋快餐的双独父母达到19.6%,较非双独家庭(12.5%)约高7个百分点。

对于幼儿来说,经常食用洋快餐不利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因为洋快餐的食物以肉食为主,多为高热量、高脂肪的食物,会让他们摄入过多超过身体所需的能量,从而更容易在长大后出现肥胖、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问题。本次调查发现,肥胖幼儿(19.5%)经常吃洋快餐的比例高于正常(16.3%)和消瘦(17.4%)的幼儿。

独二代父母带孩子去吃洋快餐主要是因为方便快捷(41.9%),其次是餐厅环境好(32.2%),另外,有玩具、送礼物(24.6%)、食物干净卫生(23.9%)、好吃(17.5%)也是主要的原因,仅有3.8%认为洋快餐营养价值高。可以看到,约四成独二代父母因为洋快餐方便快捷而带孩子去吃,还有一些独二代父母去吃洋快餐是因为环境好,玩具能给孩子带来快乐。长此以往,会让孩子认为在家吃饭不如在外面吃饭快乐,从而不喜欢在家吃饭。独二代的父母成长在洋快餐在中国迅速发展的时期,很多人习惯了洋快餐带来的生活方式的改变,但并未意识到这种生活方式可能给幼儿带来的后果。幼儿时期的健康饮食是一生健康的起点。为孩子安排好一日三餐,让孩子从小学会从一日三餐的食物中获得乐趣,从家庭进餐中享受快乐,是孩子一生健康饮食的基础,也父母非常重要的职责。独二代的父母需要从改变自身不良饮食习惯做起,帮助孩子从小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新闻稿8:幼儿最多见的不健康饮食偏好是“偏爱甜食”、“喜欢油炸食品”和“经常喝饮料”

调查发现,独二代三餐规律好于父母。近九成(88.7%)幼儿的三餐都很规律,而父母情况稍差,三餐规律的母亲和父亲分别不及八成(78.2%)和七成(68.7%)。这说明独二代父母在孩子饮食习惯养成上以说教为主,自身表率作用不足。文化程度越高的独二代父母,自身三餐越规律,但孩子三餐规律性几乎不受父亲文化程度影响,而是受到母亲文化程度的影响,母亲文化程度越高,孩子三餐规律性越强。

本次调查发现,90.5%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早餐习惯,几乎每天都吃早餐;但不容忽视的是,另外一成孩子的早餐情况不容乐观。与孩子相比,独二代父母的早餐情况不如孩子,分别只有74.9%和80.3%的父亲和母亲几乎每天都吃早餐。

调查发现,三餐用餐时间长短的变化规律和独二代父母一致,只是独二代父母更倾向于用更短的时间。这次调查显示部分幼儿就餐时间过长,其中早餐有3.3%的幼儿超过半小时,午餐则有11.1%,晚餐则多达18.5%。调查同时也发现,肥胖孩子及其父母就餐时间较短。由此可以得出启示,就餐速度要适宜,中国饮食文化认为“食宜细缓,不可粗速”。从另一组数据可以发现,父亲和母亲的文化程度越高,孩子就餐所需时间就越长,可以一窥独二代父母更多受到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不健康的饮食偏好仍然在独二代父母中广泛存在,并对孩子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幼儿最多见的不健康饮食偏好是“偏爱甜食”,超过半数;其次是“比较喜欢油炸食品”和“经常喝饮料”,也接近三成;排在第四位的是“口味偏咸”,虽然仅一成多,但从小口味偏咸,必然对今后的身体健康有着不良的影响;“经常吃方便食品、罐头”和“经常喝酒”的幼儿虽然很少,也需引起重视。

随着幼儿从托班到大班,独二代父母和孩子的各种不健康饮食行为呈现了不同的变化趋势。“口味偏咸”、“偏爱甜食”和“喝酒”三种不健康行为,孩子和父母都没有发生明显的变化,这说明幼儿的口味在很小的时候就应该固定下来,延续下去。幼儿随着年级的增长,“经常喝饮料”和“比较喜欢油炸食品”这两种饮食行为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而父母呈相反的变化趋势,逐渐降低,这可解释为独二代父母对于自身饮食行为的反省和觉悟,当他们发现自己的不健康饮食行为对孩子的影响后,会逐渐改变自己的偏好,以图孩子向健康方向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