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问:我儿子今年10岁了,一点男子孩子样也没有,比女孩子还文静,让他跟生人说句话都要扭捏半天,他妈妈还说这样好,听话省心,可是我总觉得男孩子这样不好,请问他这样正常吗?我应该怎么训练他,我想让儿子有点男孩样,哪怕淘点都行。
孙云晓答:我非常理解您的心情,并且认为您的观点是有些道理的。但是,这的确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需要采取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儿童教育也需要对症下药才会有效果。因此,需要分析清楚您儿子“一点男子孩子样也没有,比女孩子还文静”的原因。一般来说,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有三个,如遗传、环境和教育。如果父母都很文静,孩子也会比较文静,这就是遗传的作用。再看环境,如果孩子主要由母亲或女性照料和陪伴,而父亲很少与孩子交流,那么,男孩像女孩就不奇怪了,人是环境的产物嘛。然后就是教育的作用,这是更为重要的因素。如果让孩子跟生人说句话都要扭捏半天,他妈妈还说这样好,听话省心,这就是一种教育和导向。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
男孩的成长特别需要父亲的关心和支持。父教缺失对男孩最常见的影响就是“父爱缺乏综合症”,患有此症的男孩主要特点有:过分怕羞、情绪沮丧、自暴自弃、不求上进、少言寡语、不爱集体、厌恶交友、急躁冲动、喜怒无常、害怕失败、感情冷漠,严重的还可能上学逃课、早恋、离家出走、偷盗、甚至喜欢使用暴力。
德、日两国的儿童心理疾病治疗专家联合对两国的3000多名少年儿童进行了一项专题调查,结果发现:缺乏父爱的年龄越小,越容易患上“父爱缺乏综合症”。而且此症对于男孩的影响更严重,男童患上此症的可能性要比同龄女童高1倍。
对于父教缺失与男孩犯罪之间的关系,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波拉克这样解释:在没有父亲的情况下,缺乏对孩子的纪律教育和监督,缺乏教育孩子怎样做男人的机会。父亲在帮助男孩控制自己的情感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如果没有父亲的指导和带领,男孩遭受的挫折常常导致各种暴力行为和其他各种反社会行为。
父亲不在到底会对孩子产生什么影响呢?罗伊斯.斯托尔茨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还是婴儿的儿童进行了研究,当时他们的父亲离家作战。她发现,当孩子4—8岁时,他们与同龄伙伴的关系都较差。关于挪威海员的儿子的研究也得出同样的结论:因为挪威水手常常要离家好几个月,父亲经常不在家的男孩不大合群。原因可能是在父教缺失的环境里,男孩较少有机会习得其他男孩的父子文化。例如,他们往往比较羞涩、胆怯,不愿意玩剧烈的游戏----这些特征使得他们无法与同伴合群。
那么,对于一个男孩气质不足的孩子该怎么办呢?我的建议如下:
一、父母共同引导孩子完成性别角色认同,即引导孩子喜欢自己的性别,模仿同性别的杰出人物,包括对父亲或母亲榜样作用的学习。之所以强调父母共同,是因为教育的有效性依赖于教育的一致性。在家庭教育过程中,父母的观念和做法是否一致,对于孩子的影响是不同的。父母一致,则孩子是非分明;父母矛盾,则孩子是非混乱。所以,父母非常需要经常沟通,尽量达成一致或求同存异,因为对于孩子特别是10岁以下的儿童来说,父母父母的观念和做法一致是家庭教育成功的重要条件。
二、加强父亲的教育。哈佛大学的教授罗斯.派克认为,青少年时期的主要目标是在两个方面达成统一:一方面是亲密性、融合性和联结性,另一方面是分离性和个体性。女人关注的联结和亲密,而男人关注的则是分离和分化。因此,父母可能互补,为青少年既提供榜样又提供关系。一些专家在以色列和墨西哥的研究表明,父亲比母亲更能鼓励孩子的坚持性和独立性,父亲与孩子的关系更像“同伴关系”,更可能促进平等的交流。父亲对男孩的影响是极为关键的,对于女孩的智力成就也具有影响,甚至可以改变其智力前景。
三、男孩教育从体育开始,要鼓励和带领孩子在体育运动中强健体魄。在孩子养成运动习惯方面,父亲是毫无疑问的第一责任人。体育对于男孩子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如培养顽强拼搏的气质,培养与人合作的习惯,释放巨大而难以控制的能量等等。
四、鼓励和支持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和社会实践,养成开阔的胸怀和高度的责任感。
可以相信,只要做到以上4点,男孩子一定会像男孩子一样健康成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