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插电”玩具越来越多 缺少交流孩子越玩越孤独

(2008-06-01 09:27:10)
标签:

孙云晓媒体报道

育儿

       “插电”玩具越来越多 缺少交流孩子越玩越孤独

          2008年05月30日 16:38 来源:京报网-北京晚报 http://www.chinanews.com.cn/fileftp/2007/12/2007-12-13/U31P4T47D7993F967DT20071213101145.gif缺少交流孩子越玩越孤独" TITLE="“插电”玩具越来越多 缺少交流孩子越玩越孤独" /> 发表评论

  调查显示,80%的独生子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两成孩子认为自己没有知心朋友,四成孩子觉得同学不喜欢自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提醒家长,多给孩子提供交流的机会,远离孤独的“插电”游戏。

  八成独生子女有攻击性

  又快到六一儿童节了,很多家长又开始忙着给孩子准备礼物。遥控车、MP4、掌上游戏机……家长们没有意识到,孩子们的玩具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也越来越精致,但却潜伏着“教育陷阱”。专家认为,这些高科技“插电”玩具使得现在孩子独立游戏的时间远远超过以前,而集体活动的匮乏,会使孩子在今后的社会生活中出现不适应的现象。

  此前,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八成独生子女都有不同程度的攻击性。他们的言谈举止很容易伤害别人,比如在公共场合很大声地议论某人,说“某某真傻”或者“某某长得真难看”,他们不会从别人的角度考虑,不会顾及别人的感受。孙云晓认为,这与独生子女缺乏集体生活有很大关系,“如果能有更多的同伴交往,他们就会有这样的意识。所以,有意识地让孩子参与集体游戏,多过群体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童年游戏趋向个体化、虚拟化

  出生于50年代的李女士,现在还对课间的集体舞津津乐道,她甚至还清楚地记得当年跳舞时候唱的歌曲。“那时候一下课老师就带着同学们一起跳舞,我从三年级一直跳到六年级。当年的游戏都很简单,但都是很多人一起玩的,比如男孩玩的弹球、撞拐,女孩玩的跳皮筋、抓石子儿。”这样的记忆在60年代和70年代出生的人身上还有所延续,跳绳、跳房子、扔沙包、滚铁环是他们共有的童年印象。但80后则开始了更加“自我”的童年。“我们小时候的娱乐以玩游戏机和看电视为主。被称为‘红白机’的小霸王游戏机是我们这一代孩子最亲密的伙伴。超级玛丽、魂斗罗相信所有的80后都不陌生。”生于1984年的小辉说起游戏机眉飞色舞。90后更是缺乏集体活动的空间。各种补习班几乎占据了所有的课余时间,而网络游戏的发展让这一代孩子在游戏的“个体化”趋势上又增加了“虚拟化”特征。

  建议进行“家庭互助”

  孙云晓介绍说,长期缺乏集体活动,会使孩子产生交流障碍。可能导致孩子未来无亲和力,不易被人接纳,很难与人合作。孙云晓建议,家长可以通过“家庭互助”给孩子制造更多与小伙伴交流的机会。比如,可以在双休日,由一个家庭带三个孩子一起过周末等。(记者李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