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云晓:小学生寄宿弊大利小

(2007-04-26 14:31:01)
标签:

小学生寄宿弊大利小

 
孙云晓:我不赞成小学生寄宿,父母的作用无可替代
2007年04月25日 18:24 来源:京报网-北京晚报


 http://image1.chinanews.com.cn/07p/PhotoN/070110/070110059a_3.jpg

     资料图:图为湖北省南漳县东巩完全小学的寄宿生在吃午餐。自2003年以来,该校寄宿生们每顿至少能吃三样菜、每周至少吃两顿荤菜、每周五有鸡蛋汤,一天的菜钱不超过一元,夜晚还有老师陪护。一、二年级还有专门的教师“陪吃”。中新社发 熊明银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专家观点

  寄宿不是“保险箱”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本报教育专家顾问团专家孙云晓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不主张小学生寄宿。

  很多家长寄希望于通过寄宿锻炼孩子,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孙云晓认为,不可否认,现在的独生子女普遍缺乏独立生活的能力,而且因为没有兄弟姐妹,与人交往的能力也比较欠缺,寄宿可以给孩子补上这一课,这是寄宿的好处;但是,家长也不能因此而忽视寄宿的弊端。经常与孩子打交道的孙云晓研究员介绍,从心理需求的角度来衡量,人越小的时候对情感支持系统的要求越高,在小学生这样的年龄段,他们在认知、情绪等方面都需要家长时时刻刻的关照和交流,有了烦恼还需要及时地排解,需要无微不至的关怀,因此,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选择寄宿的话,对学校的要求就比较高,学校要具备代理父母甚至超过父母的水平,要能够跟孩子进行最亲密的交流,给孩子家的感觉。

  如果因为工作原因,比如外交人员,迫不得已必须为孩子选择寄宿的话,也必须明白:父母的作用是替代不了的,寄宿不是“保险箱”,不能将孩子“一寄了之”。孙云晓提醒说:对于寄宿的孩子,家长应该建立一种补偿机制,比如双休日要接回家,由父母陪伴孩子郊游,一起做游戏,一起逛书店、一起谈心等等,让孩子在精神上达到一种平衡。当然,这种补偿主要是精神上的,是一种亲情补偿;父母切忌认为孩子寄宿就是吃苦,一到周末把孩子接回来就是大吃大喝一顿而已。

  孙云晓介绍,主演过《失踪的女中学生》的刘禹曾经谈到过,她上小学的时候因为寄宿,曾经一度很孤独。由于她出演过很多影视剧,老师很喜欢她,这招致了同学们的反感,一些同学甚至采取了孤立她的手段,比如她回宿舍的时候不给她开门,为此刘禹曾经多次产生过心理危机,多亏在老师的关怀下她最终顺利化解了这些危机。孙云晓认为,这样的案例在寄宿的孩子中其实很普遍,因为同伴关系处理不好而受到冷落甚至伤害的孩子,在寄宿的孩子中有很高的比例,因此,小学生不宜过早寄宿。(丁肇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