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用科学研究促进政策完善是对儿童的最大帮助 |
在国际儿童问题研讨会上的致辞
2007年4月25日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
今天,我受郗杰英主任的委托,代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向国际儿童问题研讨会致辞。我首先想表达一下自己的真实感受,我感到非常惊喜和荣幸,因为在我们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这个小小的会议室里,我见到了来自全球六大洲的同行,只有南极洲没有代表来,因为那里好像暂时还没有儿童研究的机构。为此,我代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感谢国际儿童观察组织,感谢你们把如此重要的会议安排在北京召开,并给予我们一个承办会议的机会。当然,我也特别感谢各位代表,尤其是感谢那些从千里万里之遥飞来北京的朋友。虽然,中国人欢迎客人的主要礼仪是握手,但我真想紧紧地拥抱你们、亲亲你们,因为在茫茫人海里,我们是真正志同道合的好朋友。
我们感谢国际儿童观察组织的帮助,这不是一句客套的话,而是有许多真切难忘的经历。大约在10年前,我与郗杰英主任在奥斯陆大学访问的时候,就与国际儿童观察组织进行了友好的交流。当我们成为
国际儿童观察组织的核心成员之后,我们参加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交流活动,并参加了儿童参与等课题研究,得到同行们的热情而有效的帮助。还有一件事令我们非常感动,国际儿童观察组织的主席、巴西圣地亚哥大学伊伦·利茨尼教授,专程来我们中心指导研究工作,受到我们中心科研人员的高度评价。可以说,国际儿童观察组织是对我们的儿童研究帮助最大的国际组织。
说到这里,请允许我介绍一下我们的机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简称“中国青研中心”或“青研中心”,英文名称“China Youth & Children Research Center”,缩写“CYCRC”,成立于1991年9月,是共青团中央直属的国家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中国国家级专门从事青少年研究及相关领域开发的科研和信息服务机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主要职能是:从事青少年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青少年工作及政策研究,青运史研究,为国家及有关部门制订青少年政策、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为青少年工作机构决策和青少年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信息服务;编著、出版青少年研究类图书、刊物;与国内外相关领域的机构和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合作;对青少年工作者及青少年进行培训等。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经过多年的科研积累和创新实践,形成了一系列科研“品牌”,主要有:青年蓝皮书(年度报告)、少年儿童蓝皮书(年度报告)、红皮书(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年度报告)、青年研究文库、少年儿童研究文库、青少年法律研究文库、青运史研究文库、《中国青年研究》杂志、《少年儿童研究》杂志、中国青少年素质教育——“成功计划”等。同时,拥有独立的全国青少年抽样调查样本框和信息自动化处理系统以及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数据库。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除行政办公机构外,设有:青年研究所、少年儿童研究所、青少年法律研究所、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办公室、中国青年研究杂志社、少年儿童研究杂志社、培训中心、团中央青运史档案馆(含青运史研究所)。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拥有一批专门从事青少年研究的专家、学者,具有多学科联合研究的优势。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工作的研究人员中,有教授或副教授25人,有助理研究员23人;同时还聘请了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近300人为兼职研究人员。
我们之所以对这次会议特别感兴趣,是因为本次会议的主题是---在研究和政策之间架起桥梁,这与我们多年来的追求是不谋而合的。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理念是以科研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宗旨是三个服务,即服务决策、服务工作、服务青少年健康成长。2006年,我们还举办过“儿童的名字是今天”的论坛。也就是说,儿童的成长是不能等待的,我们必须立即行动起来,而最有效的行动就是用科学研究的成果促进儿童政策的完善。这正是我们对本次会议所期待的。
由于缺乏经验,也由于能力有限,我们承办此次会议有许多不周到的地方,特向大家表示歉意。我代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祝国际儿童问题研讨会取得圆满成功,祝各位代表在北京期间身体健康精神愉快!我相信,即将在北京举办的奥运会会给我们每个人带来好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