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评论随笔 |
我的直觉
——关于《妈妈回来了》得奖问题的讨论
方仁工
从报上看到《妈妈回来了》获首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的消息,而且看到了这篇作文的全文。我当时的直觉是:这样的作文,能获以冰心的名字冠名的作文竞赛一等奖吗?
不错,这篇作文所写,的确是生活中的真实的事,是小作者的真实的思想,但我觉得,这两条,应该是任何一篇作文的基本条件。可以这样说:一篇好作文,一定要写真情实感;但有了真情实感,未必一定就是一篇好作文。作为评奖的作文,要求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如果有十篇作文都具备了真情实感,那就应当从这十篇中挑选一篇最好的。除非十篇中只有一篇是有真情实感而其他都未具备,那才只有选这一篇。
作文评奖,应当作为一种正确的导向,作为一种提倡,将获奖的作文,公诸于众,以引起人们的思考、注意并朝这样的方向努力。现在有些评奖,未必都能做到这一点。有的是某赞助单位的“广告”需要,有的是组织者的扩大影响需要。当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腻了,突然上来一盆雪菜炒冬笋,人们会因此而眉清目亮,感到它“不同凡响”。我不知道《妈妈回来了》是不是有点儿像“雪菜炒冬笋”?
有时候,作文比赛,收到的作文未必都是佳作,为了总得有几篇获奖,于是来个“矮中取长”,这也是有的。我个人的意见是:不妨将几篇都获奖的作文,都公诸于众,让广大读者来个“海选”,倒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我个人的意见是:作为中小学生的作文,它不过是一种练习,没有必要将学生的作文,作不适当的“提升”。练习么,总得有一定的要求,如内容具体啦,层次清楚啦,语言生动啦,立意、构思、布局合理啦,不同的年级,应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要求,再来看学生作文的水平。当前,为作文而作文,由父母老师“加工”的作文,预先准备好几篇范文到时“随机应变”而“创作”的作文,在参加竞赛时常会有所发现。因此,我倒觉得作文竞赛可以举行,但举行的方式不妨加以改革。譬如,让学生面对某一“实物”进行“素描”、“速写”,提供或一情境让学生进行想象、虚构,等等,等等。写作文,还是要有具体要求的。我们决不能因为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弊端而因噎废食,甚至来个“反璞归真”,“大巧若拙”。只是将作文的某一基本要求即“必要条件”,当作了全部的要求即“充分条件”了。
总之,我以为《妈妈回来了》是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写的表现了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但要作为作文比赛一等奖的作文,则值得商榷。否则,小学生中类似的作文太多了,可以获得一等奖的也就太多了!这不应当是举办这一类作文竞赛者的初衷吧!
(2006.12.27)
(方仁工,作家,原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中学特级教师。)
——关于《妈妈回来了》得奖问题的讨论
方仁工
从报上看到《妈妈回来了》获首届“冰心作文奖”一等奖的消息,而且看到了这篇作文的全文。我当时的直觉是:这样的作文,能获以冰心的名字冠名的作文竞赛一等奖吗?
不错,这篇作文所写,的确是生活中的真实的事,是小作者的真实的思想,但我觉得,这两条,应该是任何一篇作文的基本条件。可以这样说:一篇好作文,一定要写真情实感;但有了真情实感,未必一定就是一篇好作文。作为评奖的作文,要求是好中选好,优中选优。如果有十篇作文都具备了真情实感,那就应当从这十篇中挑选一篇最好的。除非十篇中只有一篇是有真情实感而其他都未具备,那才只有选这一篇。
作文评奖,应当作为一种正确的导向,作为一种提倡,将获奖的作文,公诸于众,以引起人们的思考、注意并朝这样的方向努力。现在有些评奖,未必都能做到这一点。有的是某赞助单位的“广告”需要,有的是组织者的扩大影响需要。当然,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平时吃惯了山珍海味,腻了,突然上来一盆雪菜炒冬笋,人们会因此而眉清目亮,感到它“不同凡响”。我不知道《妈妈回来了》是不是有点儿像“雪菜炒冬笋”?
有时候,作文比赛,收到的作文未必都是佳作,为了总得有几篇获奖,于是来个“矮中取长”,这也是有的。我个人的意见是:不妨将几篇都获奖的作文,都公诸于众,让广大读者来个“海选”,倒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
我个人的意见是:作为中小学生的作文,它不过是一种练习,没有必要将学生的作文,作不适当的“提升”。练习么,总得有一定的要求,如内容具体啦,层次清楚啦,语言生动啦,立意、构思、布局合理啦,不同的年级,应有不同的要求。按照要求,再来看学生作文的水平。当前,为作文而作文,由父母老师“加工”的作文,预先准备好几篇范文到时“随机应变”而“创作”的作文,在参加竞赛时常会有所发现。因此,我倒觉得作文竞赛可以举行,但举行的方式不妨加以改革。譬如,让学生面对某一“实物”进行“素描”、“速写”,提供或一情境让学生进行想象、虚构,等等,等等。写作文,还是要有具体要求的。我们决不能因为目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某些弊端而因噎废食,甚至来个“反璞归真”,“大巧若拙”。只是将作文的某一基本要求即“必要条件”,当作了全部的要求即“充分条件”了。
总之,我以为《妈妈回来了》是一篇小学一年级学生写的表现了自己真情实感的作文,但要作为作文比赛一等奖的作文,则值得商榷。否则,小学生中类似的作文太多了,可以获得一等奖的也就太多了!这不应当是举办这一类作文竞赛者的初衷吧!
(2006.12.27)
(方仁工,作家,原上海市市北中学校长,中学特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