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孙云晓感恩2006(完整版)

(2007-01-05 07:40:13)
分类: 我的档案
孙云晓感悟人生:岁末当为感恩日


夜深了,雪停了,空气格外清新。我一边与妻在小区里散步,一边在回想即将逝去的2006年。对我来说,这一年是沉甸甸的,收获大自然得到别人的帮助也大,怎能不心怀感激?
(一)
当然,首先要感激我的家人,妻在生病的日子里,照样洗衣收拾屋子,还做出可口的饭菜,让我衣食无忧。当新浪邀我开博客,我因为是“菜鸟”不知所措时,女儿挺枪跃马慷慨助阵,一年下来,我的博客访问量已近百万。说到博客,首先要感谢博友们的厚爱,也不能不提到陈诗莹、顾晨燕、姜鸥、刘琪鹏等编辑, 他们给予我的指导和支持是不可缺少的。
大家或许会注意到,岁末年初,我的新书《我的家怎么了》在全国14家报纸连载,一上市即进入畅销书的排行榜。可大家不会知道,长江文艺出版社的金丽红副总编辑、黎波副社长和责任编辑李楠以及我的朋友颜雪梅付出何等的辛苦。由于我打字太慢,时间太少,金总干脆让我口述由责任编辑李楠录音整理,再交我逐字逐句修改。书稿完成后,金总又亲自加工提炼。当该书首发式在北京图书大厦举行时,金总站在寒风里等待央视的主持人。看到这一切,我怎能不感动?要知道,金丽红是中国出版界大名鼎鼎的出版家啊!某日夜里,当我应邀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做节目时,黎波副社长发来短信给予高度评价,并说已请北京各书店的有关人员收听。我发自肺腑地说,从你们身上我懂得了真正的畅销书是怎么产生出来的。
2006年是我的丰收年。岁末年初,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了我的8卷本《孙云晓教育作品集》,王巧林、金月皎、何莉等领导和编辑可谓是倾尽心血。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也是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卜卫研究员、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常务副院长陆士桢教授,他们都是日理万机的忙人,却都欣然为我的作品集写来热情洋溢而又有学术含量的序言。这岂是一个谢字可以表达的感恩?

(二)

在2006年里,我还与五位同事完成了一套家庭教育的书---《忠告天下父母丛书》。如果说8卷本的《孙云晓教育作品集》,主要是我多年代表性作品的积累和加工,而这套书则几乎是从无到有。
记得2005年秋天的一个黄昏,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袁丽娟与作家出版社的袁敏来看我。二袁都是出版界的大腕,袁丽娟出的《冒险小虎队》中国版发行量超过哈里波特,袁敏出的《三重门》成就了韩寒。因此,二袁特意来访并要出我的书,怎能不让我感动?可难办的是,我不想也没精力出太多的书,更不想重复出书。但感动于老朋友袁丽娟的执着,她的许多精心设计也让人动心。
于是,在2006年的元旦早晨,我睁开眼睛时有了一个构思,即邀请五位有孩子的青少年研究人员,由他们就最关心的家庭教育问题采访我。我当即与家在杭州的袁丽娟通了电话,我们一拍即和。令我感动的是,我在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五位同事王珑玲、方奕、弓立新、孙宏艳、张纯颖欣然参与。说实话,我们虽然同事多年,做了大量的青少年研究课题,却是头一回结合自家的孩子的成长体验,深入探讨家庭教育的诸多关键问题。
如今,这套与众不同的《忠告天下父母丛书》马上就要与读者见面了,我深知我们探讨和回答了许多极为重要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什么要出五本呢?因为是按照五元家教法的结构来设计的,即现代的教育观念、科学的教育方法、健康的教子心理、良好的生活方式、平等和谐的亲子关系。我相信,这五个元素是父母成功教育孩子的五个法宝。
可以说,《孙云晓教育作品集》和《忠告天下父母丛书》加上《我的家怎么了》,构成了我最有代表性的教育作品汇集。
在这里,我要感谢老朋友袁丽娟的执着与智慧,感谢我的同事王珑玲、方奕、弓立新、孙宏艳、张纯颖的共同奋斗与创造。我还要感谢我跟踪采访27年的小朋友王瑶,她已经是获国际大奖的著名摄影家,是中国摄影家协会最年轻的副主席。她特地来我家,为我拍了系列肖像,成为我的作品中最有个人特色的封面。


(三)

其实,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都有自己的支持系统,而自己的奋斗与支持系统的保障,就决定了你的生活质量。因此,需要感恩的方面是很多的。
我很庆幸,我所在单位给予了我以巨大的支持。从领导到有关部门的同事,都对我的各种创意积极配合。例如,2006年12月28日举行的中日韩美高中生生活意识课题研究成果的发布会,就是内部配合默契,媒体广为报道,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我对有关方面的每一个人都有感恩之心。
当然,生活并非总是轰轰烈烈,而是以平淡为基调的,生活的魅力来自细节。记得有一天夜里,我从炎热的南方飞回寒冷的北京,出机场的时候有些瑟瑟发抖,突然发现年轻的司机焦红伟抱着军大衣在出口等我。我的心顿时被暖透了!我从来没有对司机提出过如此要求,但这位退役的解放军司机班长,一个来自河北乡村的小伙子,始终以他的热忱对待每一个人。
写到这里,我想起一件尴尬的事。2006年初,单位举行一年一度的联欢会。辛苦一年,相聚甚欢,多年同事谁会设防?结果是“只因豪情生,千杯似流水”。那一夜,害怕醉酒的我醉了。我之所以害怕醉酒,一怕伤身体,二怕给大家添麻烦。我觉得醉酒使人丑陋。可我偏偏醉得什么也不知道了,直到第二天才醒来。我发现,自己躺在床上,上身光溜溜的,洗干净的上衣正在晾着。天哪!我给多少人添了麻烦呀?我赶快爬起来,晕头转向地出了门,见人就作揖,又道歉又感激。直到现在,我依然对所有体谅和照料过我的每一个人感恩,不敢忘怀。
当然,需要感恩的人远不止这些,许多许多都在我心里,永远,永远!

写于2006年12月31日和2007年1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