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我的访谈及消息 |
众评《变形计》
http://www.newssc.org2006-9-10 3:49:01
四川新闻网-乐山晚报讯:
编者按: 随着湖南卫视一款主题真人秀《变形计》的强档推出,引起了国内观众的广泛关注。对于厌倦了吵吵闹闹的选秀节目的电视观众来说,无疑带了一缕新鲜阳光。互换人生和思维,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会在当事者的人生当中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新闻背景
背景1 制造两少年的“奇迹”
在2006年8月之前,有两个素昧平生的少年,一个是都市网瘾少年,家境富足却过早地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一个是西部乡村的贫困学生,一心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却面临失学危机。生活有时就是这么让人哭笑不得,拥有的不会去珍惜,没有的永远却在无助地渴求。但是——如果让这两个人互相交换身份,对换生活呢?即使只有短短的七天,让拥有的失去,让没有的得到,结果,将会怎样?
这是一个极具悬念和戏剧性的问题,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晓结果。一个名叫魏程,来自湖南长沙的网瘾少年,远去青海省,一个叫朵卜村的贫穷小村子,他要在那里扎扎实实地生活七天,给一个盲人爸爸当儿子,吃粗面制的馍馍,下地干农活,在家里操持家务。而另一个名叫高占喜的贫困少年,也就是盲人爸爸的真正儿子,将会去到湖南长沙,在魏程家体验魏程久已厌倦的富足生活,满足自己长久以来对都市繁华的向往。
听起来多么精彩的剧情,简直像一部叫座的电视剧,但这不是剧情,这是人生。但疑问尚存:让魏程远去青海吃苦,就能让他从网络的沉迷中觉醒?让高占喜来长沙,享受七天梦幻般的富足,然后立马打回原形,这是不是太残酷,太有失公平?人生的改变终究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强加外力,是送他上青云,还是无能为力,甚或加速恶化?
我们只能等待和关注,希望魏程从此有所觉醒,回复健康生活,做一个好儿子、好学生;让高占喜在见过繁华之后更存向往,踏踏实实地努力,终有一天实现自己的梦想。
真实记录这两个少年意外人生的湖南卫视《变形计》节目组,对他们做节目的初衷是这样解释的:让网瘾少年魏程去青海,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希望,甚至迫使魏程在亲历生活困苦之后,真正明白自己富足生活的珍贵,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让贫困少年高占喜来长沙,就是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在见过之后更觉向往,从此坚韧不拔地努力实现梦想。
据悉,其实这次的《变形计》在湖南卫视并不是首发创新,早在今年六月,湖南卫视的午间生活咨询栏目《播报多看点》就曾经推出过《变形计》父亲节特辑《我是我儿子的儿子》,一个练摊卖衣服的父亲和正读初一的儿子互换角色,父亲去儿子学校读书,儿子去市场卖衣服。全程记录了这对父子通过一周角色互换,相互体验对方生活,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的故事。在具体制作手法上,“变形计”有“新生态纪录片”之称号,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编导同时全程跟拍,将粗加剪辑后的生活原生态在电视上播出。此次《变形计》就是当初之延伸和拓展。
背景2 《变形计》亮相内幕
《变形计》属于在一定社会热点新闻背景下,介乎于记录片和真人秀之间的生活类节目,这不由引起坊间推测:湖南卫视是否在收缩娱乐战线,一避免去年遭受的“泛娱乐化”的谴责。
据湖南卫视高频播出的宣传片,《变形计》安排在周一到周四播出,而周五就是《超级女声》,两个节目连接成“片”。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获得这样的优先安排,证明湖南卫视另有考虑。一种推测是,《变形计》第一季试水成功后,将会高调上位,担当湖南卫视口碑。
比较看来,《变形计》的制作品质和收视前景均可期待。最重要的是,其主打的“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天然就具备了教化意义。湖南卫视是否有意借此消解“过度娱乐”的压力。“以退为进”腾挪活动空间?主事者对此不置可否,外人亦不得而知。
据了解,《变形计》的出发点——交换人生,在在国内同业中尚属首发。追究《变形计》前身,事实上是早在6月份,就在湖南卫视午间资讯栏目《播报多看点》播出了《我是儿子的“儿子”》这个“前变形计”,全程记录了一个家庭里的父亲与儿子,通过一周的角色互换,相互体验对方生活,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的故事。据说,节目播出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社会知名学者和广大电视观众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是我儿子的“儿子”》全体主创人员也因此受大湖南广电集团的嘉奖。而各方评价叫好的焦点,无一例外全集中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穴雷辑)
感动在别人的生活里
吕亚玲
过去似乎只是听说过真人秀这样的节目,但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在国人似乎还没见过这样的节目。不过它在西方国家倒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娱乐节目。可能是因为人们看了太多艺术性的、故事性的电视剧之类的节目,反而想要了解一下真实生活中别人的生活状态及心里的想法是怎样的,与自己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虽然是一档节目,但它与其他类型的节目又有本质的不同。真人秀要求拍出真人、真事,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碰上生活中的日常问题会有怎样的反映及怎样的心理状态。甚至有些比较过火的真人秀是在主人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的真实反应。曾经也看过一部关于真人秀的电影就是这样情况。
最近湖南卫视便推出了一档真人秀节目《变形计》。在成功掀起全国范围内的平民造星运动后,又不落俗套推出另一档吸引观众眼球的真人秀节目。在“超女“黑幕招来一片骂声后,又在全国的男女老少心目中建立起了新的形象。说内地的节目比较含蓄是因为它在开篇之作仍然是以教育为主,有着浓厚的说教意味在里面,而只是用另外的方式来表达而已。不过我们仍然觉得好看,因为这不是电视剧,没有编剧、没有导演刻意挑选演员来演,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
在看了《变形计》第一辑的最后两集时,我们全寝室都被感动得稀里哗啦。我不否认,看真人秀节目带有一定的好奇心及猎奇心理在里面,就是因为对自己平淡的现实生活及个人的思想已经很了解很熟悉了,就想看看在真实的世界里,别人在做什么,想什么,到底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不知以后是否又会掀起一股真人秀的”旋风“。真的很感人,也人很受启发。不过以后的真人秀到底会怎样发展,我们也只得静观其变。
专家看法
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变形计》播出结束后,笔者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孙云晓表示,他非常赞成通过互换来体验别人的生活。古人有“易子而教”,全新的交换方式非常适合青少年的发展。而现在《变形计》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非常有借鉴意义,是中国青少年教育中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其实人们都很需要孩子式的体验方式,但是事实是,孩子可以体验的途径和生活越来越少。他认为没有丰富的阅历,就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像魏程这样的网瘾少年,中国很多,家长很头疼,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个糟糕的孩子,但是实际上是一种糟糕的教育。在国外,网络更加发达,但是国外的孩子很少有网瘾的,因为他们有非常丰富的课外生活。比如日本,孩子们每天都有2到3个小时固定的运动时间。而中国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只是上学?熏吃饭,睡觉而已。应试教育造成了孩子们极其单调的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产生厌学的情绪。空虚,单调的生活,让孩子们在网络中发现了“丰富”的生活,孩子缺乏自持力,于是一头就扎进去了。
而魏程刚到青海,见到村民们第一眼,脸上露出的微笑,还有给小孩发糖,完全没有父母面前的冷漠,俨然像个小大人。其实,青海,对于魏程来说是一个充满惊奇,崭新的环境,很有吸引力,比起城市,这里似乎有更多适合魏程的“氧气”。
对比魏程和高占喜,孙云晓主任觉得魏程的收获会更大。但是7天的体验恐怕不能完全戒除魏程的网瘾,但会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家长们可以以青海的体验作为一个很好的开端,以后在长期的时间内保持他丰富的日常生活,督促孩子养程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丰富的生活代替单调的生活,通过崇高的体验,代替低俗的体验,这样就能很快的戒除网瘾。
对于高占喜,从一贫如洗的青海老家一下子就到了豪华宝马的车内,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都是一种物质的诱惑,他认为,一定要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给予高占喜正确的引导,让他保持原本的淳朴。
孙主任预测这个互换,对于主人公双方来说都是这一生中最珍贵的一笔财富。青海的7天,对于魏程来说就像是投射到原本单调生活中的一缕阳光,生活变得更有朝气。而高占喜,见识了城市的繁华,回到农村后也将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通过读书奋斗,改变自己和家乡的命运。
最后孙云晓表示,《变形计》是他们全家人一起看的,他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就是交换时间短了点,如果交换15天到1个月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而在交换过后,他们最好要有心理专家正确的心理辅导,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云妮)
http://www.newssc.org2006-9-10 3:49:01
四川新闻网-乐山晚报讯:
编者按: 随着湖南卫视一款主题真人秀《变形计》的强档推出,引起了国内观众的广泛关注。对于厌倦了吵吵闹闹的选秀节目的电视观众来说,无疑带了一缕新鲜阳光。互换人生和思维,体验不一样的生活,会在当事者的人生当中留下什么样的痕迹?
新闻背景
背景1 制造两少年的“奇迹”
在2006年8月之前,有两个素昧平生的少年,一个是都市网瘾少年,家境富足却过早地对生活失去了热情和信心,一个是西部乡村的贫困学生,一心想通过读书改变命运,却面临失学危机。生活有时就是这么让人哭笑不得,拥有的不会去珍惜,没有的永远却在无助地渴求。但是——如果让这两个人互相交换身份,对换生活呢?即使只有短短的七天,让拥有的失去,让没有的得到,结果,将会怎样?
这是一个极具悬念和戏剧性的问题,所有的人都迫不及待地想要知晓结果。一个名叫魏程,来自湖南长沙的网瘾少年,远去青海省,一个叫朵卜村的贫穷小村子,他要在那里扎扎实实地生活七天,给一个盲人爸爸当儿子,吃粗面制的馍馍,下地干农活,在家里操持家务。而另一个名叫高占喜的贫困少年,也就是盲人爸爸的真正儿子,将会去到湖南长沙,在魏程家体验魏程久已厌倦的富足生活,满足自己长久以来对都市繁华的向往。
听起来多么精彩的剧情,简直像一部叫座的电视剧,但这不是剧情,这是人生。但疑问尚存:让魏程远去青海吃苦,就能让他从网络的沉迷中觉醒?让高占喜来长沙,享受七天梦幻般的富足,然后立马打回原形,这是不是太残酷,太有失公平?人生的改变终究只有凭借自己的努力,强加外力,是送他上青云,还是无能为力,甚或加速恶化?
我们只能等待和关注,希望魏程从此有所觉醒,回复健康生活,做一个好儿子、好学生;让高占喜在见过繁华之后更存向往,踏踏实实地努力,终有一天实现自己的梦想。
真实记录这两个少年意外人生的湖南卫视《变形计》节目组,对他们做节目的初衷是这样解释的:让网瘾少年魏程去青海,其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希望,甚至迫使魏程在亲历生活困苦之后,真正明白自己富足生活的珍贵,找到生活的意义和目标;让贫困少年高占喜来长沙,就是让他看看外面的世界,在见过之后更觉向往,从此坚韧不拔地努力实现梦想。
据悉,其实这次的《变形计》在湖南卫视并不是首发创新,早在今年六月,湖南卫视的午间生活咨询栏目《播报多看点》就曾经推出过《变形计》父亲节特辑《我是我儿子的儿子》,一个练摊卖衣服的父亲和正读初一的儿子互换角色,父亲去儿子学校读书,儿子去市场卖衣服。全程记录了这对父子通过一周角色互换,相互体验对方生活,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的故事。在具体制作手法上,“变形计”有“新生态纪录片”之称号,参与节目的双方在七天中互换角色,体验对方的生活,编导同时全程跟拍,将粗加剪辑后的生活原生态在电视上播出。此次《变形计》就是当初之延伸和拓展。
背景2 《变形计》亮相内幕
《变形计》属于在一定社会热点新闻背景下,介乎于记录片和真人秀之间的生活类节目,这不由引起坊间推测:湖南卫视是否在收缩娱乐战线,一避免去年遭受的“泛娱乐化”的谴责。
据湖南卫视高频播出的宣传片,《变形计》安排在周一到周四播出,而周五就是《超级女声》,两个节目连接成“片”。有知情人士透露,此次获得这样的优先安排,证明湖南卫视另有考虑。一种推测是,《变形计》第一季试水成功后,将会高调上位,担当湖南卫视口碑。
比较看来,《变形计》的制作品质和收视前景均可期待。最重要的是,其主打的“换位思考,互相理解”,天然就具备了教化意义。湖南卫视是否有意借此消解“过度娱乐”的压力。“以退为进”腾挪活动空间?主事者对此不置可否,外人亦不得而知。
据了解,《变形计》的出发点——交换人生,在在国内同业中尚属首发。追究《变形计》前身,事实上是早在6月份,就在湖南卫视午间资讯栏目《播报多看点》播出了《我是儿子的“儿子”》这个“前变形计”,全程记录了一个家庭里的父亲与儿子,通过一周的角色互换,相互体验对方生活,最终达到相互理解的故事。据说,节目播出创造了极高的收视率,社会知名学者和广大电视观众都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我是我儿子的“儿子”》全体主创人员也因此受大湖南广电集团的嘉奖。而各方评价叫好的焦点,无一例外全集中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穴雷辑)
感动在别人的生活里
吕亚玲
过去似乎只是听说过真人秀这样的节目,但却不知道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反正在国人似乎还没见过这样的节目。不过它在西方国家倒是一种比较流行的娱乐节目。可能是因为人们看了太多艺术性的、故事性的电视剧之类的节目,反而想要了解一下真实生活中别人的生活状态及心里的想法是怎样的,与自己的生活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虽然是一档节目,但它与其他类型的节目又有本质的不同。真人秀要求拍出真人、真事,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碰上生活中的日常问题会有怎样的反映及怎样的心理状态。甚至有些比较过火的真人秀是在主人公完全不知情的情况下人的真实反应。曾经也看过一部关于真人秀的电影就是这样情况。
最近湖南卫视便推出了一档真人秀节目《变形计》。在成功掀起全国范围内的平民造星运动后,又不落俗套推出另一档吸引观众眼球的真人秀节目。在“超女“黑幕招来一片骂声后,又在全国的男女老少心目中建立起了新的形象。说内地的节目比较含蓄是因为它在开篇之作仍然是以教育为主,有着浓厚的说教意味在里面,而只是用另外的方式来表达而已。不过我们仍然觉得好看,因为这不是电视剧,没有编剧、没有导演刻意挑选演员来演,而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主角。
在看了《变形计》第一辑的最后两集时,我们全寝室都被感动得稀里哗啦。我不否认,看真人秀节目带有一定的好奇心及猎奇心理在里面,就是因为对自己平淡的现实生活及个人的思想已经很了解很熟悉了,就想看看在真实的世界里,别人在做什么,想什么,到底有怎样的心理活动。不知以后是否又会掀起一股真人秀的”旋风“。真的很感人,也人很受启发。不过以后的真人秀到底会怎样发展,我们也只得静观其变。
专家看法
体验不一样的生活
《变形计》播出结束后,笔者采访了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主任孙云晓。孙云晓表示,他非常赞成通过互换来体验别人的生活。古人有“易子而教”,全新的交换方式非常适合青少年的发展。而现在《变形计》正是以这样的方式,给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非常有借鉴意义,是中国青少年教育中一次非常好的尝试。其实人们都很需要孩子式的体验方式,但是事实是,孩子可以体验的途径和生活越来越少。他认为没有丰富的阅历,就没有丰富的精神生活。
像魏程这样的网瘾少年,中国很多,家长很头疼,表面上我们看到的是个糟糕的孩子,但是实际上是一种糟糕的教育。在国外,网络更加发达,但是国外的孩子很少有网瘾的,因为他们有非常丰富的课外生活。比如日本,孩子们每天都有2到3个小时固定的运动时间。而中国孩子每天的日常生活只是上学?熏吃饭,睡觉而已。应试教育造成了孩子们极其单调的生活,所以越来越多的孩子开始产生厌学的情绪。空虚,单调的生活,让孩子们在网络中发现了“丰富”的生活,孩子缺乏自持力,于是一头就扎进去了。
而魏程刚到青海,见到村民们第一眼,脸上露出的微笑,还有给小孩发糖,完全没有父母面前的冷漠,俨然像个小大人。其实,青海,对于魏程来说是一个充满惊奇,崭新的环境,很有吸引力,比起城市,这里似乎有更多适合魏程的“氧气”。
对比魏程和高占喜,孙云晓主任觉得魏程的收获会更大。但是7天的体验恐怕不能完全戒除魏程的网瘾,但会有很好的缓解效果。家长们可以以青海的体验作为一个很好的开端,以后在长期的时间内保持他丰富的日常生活,督促孩子养程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丰富的生活代替单调的生活,通过崇高的体验,代替低俗的体验,这样就能很快的戒除网瘾。
对于高占喜,从一贫如洗的青海老家一下子就到了豪华宝马的车内,城市的高楼大厦,灯红酒绿都是一种物质的诱惑,他认为,一定要对这突如其来的变化给予高占喜正确的引导,让他保持原本的淳朴。
孙主任预测这个互换,对于主人公双方来说都是这一生中最珍贵的一笔财富。青海的7天,对于魏程来说就像是投射到原本单调生活中的一缕阳光,生活变得更有朝气。而高占喜,见识了城市的繁华,回到农村后也将更加坚定自己的目标,通过读书奋斗,改变自己和家乡的命运。
最后孙云晓表示,《变形计》是他们全家人一起看的,他觉得这样的方式很好,就是交换时间短了点,如果交换15天到1个月的话,可能效果会更好。而在交换过后,他们最好要有心理专家正确的心理辅导,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云妮)
后一篇:父母无为乃大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