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学生另类毕业留言的分析与对策

(2006-06-12 17:51:20)
小学生另类毕业留言的分析与对策

孙云晓
面对孩子的各种问题,需要弄清事实慎重归因,切不可自以为是乱下断语。归因如同医生为病人诊断,如无科学态度,随便开药方,岂不是草菅人命?
关于小学生之间的另类留言现象就是一例。小小年纪却写下了“祝你当上大款多包小蜜早生贵子”等所谓的“赠言”,这让许多教师因惑不已甚至痛心嫉首。在他们看来,本是天真活泼的儿童,本该有纯洁动人的语言,怎么喜欢成人的粗俗语言,并且羡慕那种不道德的生活方式,这是不是孩子自甘堕落的开始呢?我却认为,小学生另类留言只是表面现象,实质是社会现象与儿童心理混合而成的一种游戏语言。
熟悉儿童的人只要细想一下就不难发现,其实孩子生活中有大量另类语言。所谓另类是指非主流的,儿童的另类语言则指那些非正面非积极向上的语言。如另类童谣就是极为典型的一种。如有些孩子唱道:“学习苦,学习累,不如加入黑社会。”这些另类童谣与另类留言同出一辙,都折射出成人社会对儿童影响。
毫无疑问,小学生流传这样的另类语言是不利于他们健康成长的,因为流行语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正是这个道理。然而,关键的问题在于,我们该怎么归因和评判这一现象?说另类语言的孩子是否真的出现了道德问题呢?他们是否真的想“多包小蜜”甚至“加入黑社会”呢?这是一个危险的选择,而不同的选择反映了不同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其结果不是理解儿童和保护儿童就是误解儿童和伤害儿童。
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告诉我们,教育必须以人为本,而以人为本必须建立在对人的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对儿童尤其应当如此。儿童的特点是好奇又好模仿,但观察能力与记忆能力较强,理解能力与判断能力较弱。因此,儿童很容易注意到一些他们觉得新鲜或怪异的社会现象,又很容易把它们纳入自己的生活——这种纳入自然是儿童式的,带有游戏性质的,与成人的纳入具有本质的不同。换句话说,在儿童的眼里,世界的每一个地方都可以成为他们的游戏场所,世上的每一种东西都可以成为他们游戏的材料。我们必须意识到,成人与儿童是两个不同的世界,有许多不同的规律与规则,即使用同样的语言其意义也是迥然不同的。忽视了成人与儿童的差别,是无法当一个好父母和好教师的。
看到这里,有些教师和父母可能会担心了,难道就允许小孩子们放肆地说这些另类语言吗?难道这些可憎又可怕的另类语言真的不会误导小孩子吗?这些担心的确是有道理的,我们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自愿放弃那些另类语言,养成喜欢使用纯洁语言的良好习惯。
我给教师和父母的建议是,用比较的方法让孩子明辨美与丑,用替代的方法让孩子乐于择善而从。当发现有些学生说另类语言的时候,教师不必惊慌失措,更不必动雷霆之怒,建议您组织学生们讨论比较,看哪种语言更优美更真挚。还可以让学生们说一说,你希望收到什么样的赠言,你最珍惜什么样的赠言。如果有机会让大家事先收集一些感人的赠言,会使讨论会更加精彩纷呈。完全可以相信,经过深入的讨论和鲜明的对比之后,孩子会逐渐远离另类语言而亲近纯洁语言。
从另类语言现象引出的启示,让我们再一次确信一个基本的教育原则:教育孩子的前提是了解孩子,了解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孩子。只有科学归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解决各种教育乃至社会的难题。
(本文应《福建教育》之约而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