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节日就走进了短信的海洋.据有关部门预测,今年春节长假全国将发出120亿条手机短信.可是,由于克隆现象风行一时,我们似乎在开假面舞会,熟悉的朋友在说着不熟悉的语言,粉饰性的语言像泡沫一样膨胀,大话假话横冲直撞,而这一切却出于好心和爱美之心。
1月21日北京晨报早茶版,转发了我的博客文章《克隆短信可能导致集体失语》,他们将题目改成了《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味道》。责任编辑田小满来电话和我讨论教育问题,顺便又说起了克隆短信的问题。她也很厌烦这种现象,问我是什么原因,我说是失去自我的自卑感所致。她表示惊讶,请我详谈一下,我愿与网友们一起探讨这一问题。
在社会转型时代,尤其是信息发展剧烈的时期,人们会有一种天旋地转的不适应感,因此,特别希望自己时尚一些,前卫一些,最怕成为落伍者。所以,当短信成为一种商品的时候,人们就像发现了最新的时装或最靓的美容品一样,立刻趋之若骛。在这样一个时候,人们非常怀疑自己的表达能力,轻易地否定了自己的个性,便用别人的语言当作自己的语言,用别人的心灵当自己的心灵,用别人的友谊当自己的友谊。这就是克隆短信成为风潮的主要原因。也许,这反映了个人的自卑感,说得尖刻一点,也反映了民族的不自信。
实际上,美是离不开个性的,世界上再美丽的花朵,都离不开鲜明的个性。如果,全世界的花都像玫瑰一样,这世界该有多么可怕。语言也是这样,如果全世界的人用一种方式表达心中的感受,这世界就变成机器人的世界,这难道是我们所需要的吗?
我的手机在频繁地响着,克隆的短信向我呼啸而来,我感到欢喜过后却是悲哀。我想对我的朋友们说一句话,请摘下你的面具,让我看看你是谁?请告诉我,你想对我说什么?用最直接的方式,用简短的语言,说出你的心声。我相信,最有个性的语言,就是最有魅力的表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