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by ptt01
无止尽的圆点蔓延所组成了抽象意境,这是日本艺术家草间弥生(くさま やよい)作品的最大风格。

被视为日本现存的经典艺术家的草间弥生,出生于1929年一个富裕的家族里,任谁也没想到这个小女孩在几十年后,会用艺术改变了这个世界。

草间弥生自小就受到幻觉困扰,她时常觉得眼前的圆点在桌上、在墙面、在天花板上不断蔓延,天旋地转的世界让她总是跌跌撞撞的站不稳脚步。
她向母亲求助,母亲却认为她是在胡说八道,甚至罚她和工人一起干活。在强烈的孤独与恐惧中,她只好用画画来缓解痛苦。在她的画里,小女孩是从来不笑的,植物张牙舞爪如同怪兽,她留有当时为母亲画的铅笔画,画中就已充满了小圆点。

1939年,年纪尚小的草间弥生被诊断出罹患神经性视听障碍(当时诊断结果为思觉失调症,即俗称的精神分裂),她将所有的负面情绪都寄托在创作上,直到26岁,一位女神拯救了她。这位女神不是别人,就是当时美国赫赫有名的女艺术家乔治亚.欧姬芙(Georgia
Totto Keeffe)。

草间弥生在书店里,发现了欧姬芙的作品,她的心一下子被打动了‘于是,她在表哥的帮助下,冒昧地给欧姬芙写了封信,表达自己对艺术的渴望,
当时的欧姬芙大名鼎鼎,却另类孤僻,离群素居。然而,她却被遥远东方的这封来信感动了‘她不仅给草间弥生回了信,还表示将在美国推荐她的作品,这给了草间弥生极大的信心‘

1957年,草间弥生准备动身去纽约。母亲给了她100万日元,告诉她永远别再回来。草间弥生来到了陌生的国度,前途一片渺茫,唯一确定的是,她要坚持创作,她把所有的钱都花在了艺术材料上,很快身无分文‘
矮小瘦弱、长相一般的她,夹着自己的作品一家家书廊推销,却往往几个月卖不出一幅画。为了省钱,她租住在简陋的公寓里,半夜冻得辗转反侧,只好一边书画一边等待黎明‘因为没钱吃饭,她甚至翻起垃圾桶,用捡来的鱼头和叶叶煮汤果腹。
现实生活如此贫苦,她的画却充满了奇幻的生命力,尤其是那些网状的构图、圆点的设计,逐渐让她在艺术家中脱颖而出。

1959年,她参加了纽约的一个青年艺术家群展,那前卫有力的画作,受到了知名艺评家的注意。几年的打拚之后,她从籍籍无名的女孩,成长为小有名气的先锋艺术家。
1962年,茕茕孑立的草间弥生,遇到了毕生难忘的恋情。

一天,她的经纪人约她出去,并叮嘱她一定要穿上最漂亮的衣服,因为他们要见一位非同凡响的神秘人物,于是草间弥生穿上了她最喜欢的和服,和经纪人来到了这个人的家里。
走进房间,草间弥生却吓了一跳。只见她面前,站着一个老态龙钟的男人。他长着刀削一样的面孔,鼻子有如鹰嘴,满脸都是皱纹,眼神阴暗而羞涩。他穿着肥大古怪的衣服,邋邋遢遢不修边幅
这个人是美国超现实艺术家约瑟夫,康奈尔( Joseph Cornell),

见到草间弥生,约瑟夫台不掩饰自己的喜爱,用大胆的眼神打量她。他甚至用手抚摸起她的和服,嘴里还啧啧赞叹:,我从来都没有见过像你这样可爱又漂亮的女生。
约瑟夫当时已经59岁了,因为孤僻另类,还从没结过婚。不过,他第一眼看到草间弥生,就爱上了她,
虽然年近花甲,约瑟夫的爱却十分热烈。见面的第二天,他就开始给她写诗,每天都给她寄出无数封信。甚至有一天,草间弥生一下子接到了他14封信。
约瑟夫还不断地给她打电话,诉说自己的爱慕之情。有时,他在电话里会说上五六个小时,一遍又一遍地呼唤她的名字,草间弥生十分耐心地接听,并逐渐感受到了温情‘

约瑟夫有一位强悍的母亲,他从小到大内心十分压抑,而草间弥生与他同病相怜,他们就这样找到了一生的知己‘不过,他们的关系仅停留在一起散步、写情诗、打电话,谈人生谈艺术上,甚至从来没有过性的接触。
这不仅是双方性格使然,还因为约瑟夫的母亲太奇葩了。
这位母亲肥胖剽悍,长期管制着儿子。为了让儿子永远依赖于她,她不停地灌输畸形的理念:女人是梅毒和淋病的巢穴,千万不能碰!

一次,约瑟夫和草间弥生在草坪上约会,他们爱得不能自拔,忘情地吻了起来。突然,一桶凉水瓢泼而下,两人瞬间变成了落汤鸡,再一看,约瑟夫的母亲正站在一边,气呼呼地拎着一个空桶。
草间弥生十分生气,提出了分手。然而,约瑟夫拿出了缠人的本领,苦苦哀求:一封接一封的情书,一个接一个的电话‘对于这样的攻势,草间弥生台无办法,她只好又回到约瑟夫身边。
两人也曾有过激情时刻,草间弥生曾回忆,他们曾在寒冬中脱光衣服,互相书人体素描。
后来约瑟夫因病住院,草间弥生去看他,他激动得哭了起来,一下子将她扑倒在沙发上,疯狂地吻了起来。
他请求她摸摸他的私处,她照办了。然而,也只是摸摸而已,没有进一步的行动。这,就是他们仅有的最亲密的时刻,

虽然约瑟夫在生活上病态邋遢,对草间弥生过度依赖,在事业上却是她的导师。
他对艺术十分执着,甚至在和草间弥生散步时,也在四处寻找艺术素材‘他总是拎着一个袋
子,一边走一边捡些玻璃瓶、枯树枝、废报纸,像个拾荒的流浪汉。
而这些废品到了他手里,就会成为让人赞叹的艺术品。他把它们归类整理,剪剪贴贴,放进一个个小盒子里,创造了无数个盒子的世界。
他的盒子系列,成为世界装置艺术的瑰宝,进行过无数次展出,受到了业界的高度评价。约瑟夫也因此成为装置艺术、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大师。


约瑟夫也十分关心草间弥生的创作,他常常购买她的作品,还指点她每幅作品能卖到什么样的价钱。
在约瑟夫的鼓励下,草间弥生的创作有了质的飞越,她变得更加前卫大胆,1967年,她在纽约第五大道进行了一场人体,乍现
行为艺术。
一群嬉皮士全裸、拥抱、热吻,草间则在他们的身体上描画图点‘即使在美国,这种行为也显得极为另类,她的活动随后被警察驱散。然而,打那以后,她成了媒体的红人。

不久,德国一个媒体开始邀请她,再举办一次,乍现 活动‘在一个镶嵌了巨大镜子的工作
室,几名裸体男子在舞台上互相鞭打,有观众甚至忍不住发出呻吟,在高潮时刻,表演者们开始在彼此身体上书满圆点‘

草间弥生不断走红,成为性解放的代表。为了方便实现这样的行为艺术,她甚至豢养了一个裸体舞蹈团,队伍里都是年纪轻轻的美少年。
然而,无论在哪次,乍现 活动中,草间弥生都不会裸体出现,她曾袒露过自己的内心想法:
,我讨厌男性性徵,也讨厌女性性徵,这两者对我来说,都是我恐惧的对象。因此我拚命做那些厌恶的、不喜欢的、可怕的形体,然后超越它们。

1972年,草间弥生动身回东京处理事务,约瑟夫请求她不要走,他想为她创作一个,草间弥生裸体盒子
,然而,她却没有听懂他最后的呼唤,在东京接到了他去世的噩耗。
她相伴十年的精神伴侣,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这给她带来了沉重的打击,导致她的精神疾病愈发严重。
第二年,她彻底离开了纽约,回到东京生活,并主动住进了精神疗养院,在喧嚣荒凉的世界
里,也许只有这儿才是宁静的家园。
此后,她开始淡出人们的视野,潜心于艺术创作。白天,她会到工作室书画,晚上则回到医院写书。

1987年,她在福冈举办了回顾展,日本社会才全面地认识了草间弥生,1993年,在沉寂了二十多年后,草间弥生代表日本,参加威尼斯双年展,她的艺术在国际上再掀狂潮‘
如今,草间弥生已是耄耋之年,她还不断坚持创作。每天早上九点,助手将她送到附近的工作室,她便坐下来开始书画,中午只休息20分钟,她吃饭狼吞虎咽,食量很大,彷佛是在弥补她初到纽约那些饥饿的日子。下午她继续书画,一直书到晚上6点。
她与世隔绝,甚至不看电影,不看电视,只有创作时才能得到愉悦。阴雨天时,她的精神疾病会偶尔发作,那时的她会想到轻生。然而,太阳出来后,她又开始了创作,画她那无穷无尽的标志性的圆点。

,我觉得地球是一个圆点,月亮是一个圆点,太阳是一个围点,我们人都是宇宙中的微型圆
点,我们仅是世界中微小的圆点…,.j草间弥生用圆点圈定着她的世界,她的世界又是那么富有魔力,俘虏了这个世界上的人。
在她创造的世界里,美在延伸,快乐在延伸,约瑟夫那情意绵绵的诗句在延伸…,,

前一篇:人间异语:通灵人的告白
后一篇: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