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23 千疮百孔 Bug (2006) IMDb:6.0
22 鬼书 The Babadook (2014) IMDb:6.9
21 三十极夜 30 Days of Night (2007) IMDb:6.6
邪恶之屋
House of the Devil(2009)
IMDb:6.4
电影真实还原了20世纪80年代的社会风貌。
导演很擅长制造紧张气氛,又适时地抛出了搞笑的梗。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跟跌宕起伏、毛骨悚然的情节相比,结局不太给力。
边域之城
Frontière(s) (2007)
IMDb:6.3
很难相信导演在拍的时候丝毫没有借鉴2006年的《德州电锯杀人狂》。
两部片子的故事都发生在真实存在过的动荡年代;都将无辜的主角放置在一个有虐待倾向的乡村家庭。
不同的是,本片延长了角色受难的过程,放大了他们心灵遭受的折磨。
电影中小孩子剪掉主角头发的一幕,是最让人难忘的可怕场景。
灵动:鬼影实录
Paranormal Activity(2007)
IMDb:6.3
虽然伪纪录片的拍摄模式,让人想到1999年《女巫布莱尔》,但《鬼影实录》还是引领了现代恐怖片的新潮流。
当现今大多数鬼片都仍然将蒙面杀手、瘆人古宅这些不现实的元素作为卖点。
《鬼影实录》 的出现的确能让观众眼前一亮。
导演非常明白,恐怖并不来自观众能够看到的东西,而恰恰是来自他们看不到的。
陌生人
The Strangers(2008)
IMDb:6.2
这部片绝大部分的恐怖都来源声音。
陌生人闯入家宅最吓人的地方,在于我们不知道危险潜藏在哪里。
片中吓人的不是我们看到的画面,而是听到的声响。
比如沉闷的敲门声后,一把冬夜般的声音问:“塔玛拉在家吗?”
身在其中
À l'intérieur (2007)
IMDb:6.9
在21世纪所有法国恐怖片里,这是最受粉丝欢迎的一部。
部分原因是它让人熟悉剧情结构(生还者被一个不露面的杀手困在一间房子里)。
另外一部分,也得益于导演最后的反转,让观众沉浸在危险紧张中欲罢不能。
灵动:鬼影实录3
Paranormal Activity 3 (2011)
IMDb:5.9
本片上映后比预想的要成功。
本以为这个系列拍到第三集,能给观众惊喜和新花样不多了,但是导演汲取了前几部的优点,对内容的处理比以前更加简洁。
片中镜头一点点爬升去拍摄振荡的风扇,这大概是自《大白鲨》中的鲨鱼视角以来,最让人惊恐的镜头。
僵尸肖恩
Shaun of the Dead (2004)
IMDb:8.0
跟埃德加•赖特“血与冰淇淋三部曲”的其它两部一样,本片中充满了对以往经典恐怖片的致敬。
而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罗斯特这对搭档充满小聪明的表演,却让本片的质量和魅力,远超它所致敬的那些电影。
如果这部片早几年出现的话,那么20世纪最好僵尸片的宝座,非它莫属。
棒球伙伴
The battery (2012)
IMDb:6.4
榜单中所有小成本片里,这部2012年独立制作的僵尸片,几乎是把每一分钱物尽其用。
片中包含了很多东西:有为生存而犯罪,也有由互相对立的关系到产生友谊。
它让人感到亲切,紧张,非常私人——也适合所有人。
鬼玩人
Evil Dead (2013)
IMDb:6.5
费德•阿尔瓦雷兹没有跟随山姆•雷米(前作导演)的脚步,而是用成吨的血水和残肢来开创自己的《鬼玩人》。
幽默感还在,不过更冷,它的重要性让位给精致的服装道具设计。
也正是这些细致的设计,使影片的恐怖气氛陡增。
强烈的视觉风格,加上女主角到位的表演,以及恶心和精彩兼具的结局,让本片证明了,翻拍也有好片。
生人勿进
Let Me In (2010)
IMDb:7.2
不同于其它以性欲为主的吸血鬼题材,这部片是关于一孩子之间的浪漫爱情。
他们彼此相伴,是因为自身的需要,也是一种无私的奉献。
虽然瑞典原版也非常优秀,但美版导演里夫斯却融入了自己的情感。
两部片不是竞争关系,而是两位导演平行的个人表达。
惊变28天
28 Days Later (2002)
IMDb:7.6
走走停停的佳能数码摄像机,配上人物紧张忙乱奔走在空荡荡的伦敦街头,形成了博伊尔独特的影像风格。
但,本片远不止此。
片中充满了有象征意味的奇异画面:奔跑的马群,被一群诡异的人占领的教堂……
让我们看到一种纯粹而残忍的人性。
爱在初春惊变时
Spring (2014)
IMDb:6.6
惊悚的外衣下,这其实是一个探讨孤独、真爱的故事。
当然,这并不是说这部片吓不到人。
我们甚至可以从中看到约翰·卡朋特(《怪形》)巅峰时期的影子。
午夜凶铃(美版)
The Ring (2002)
IMDb:7.1
撇开令人不尽满意的结尾,影片其它四分之三的内容,还是相当出彩。
像是被雨水浸泡过的画面、各种情节暗示,激发出观众对黑暗世界的想象。
片中那卷关键性的录像带,足以让观众看后做好几天噩梦。
蒙哥湖
Lake Mungo (2008)
IMDb:6.1
影片采取的是“伪纪录片”的拍摄方式。
它的主旨并不是在“吓唬”观众。
而是通过诡异的情节和人物设置,来传达出一个家庭承受的无可挽回的悲剧。
蜜月
Honeymoon (2014)
IMDb:5.6
这部片证明了,你以为的亲密,可能根本就不是亲密。
一对相互喜欢,但其实并不了解彼此的爱侣,在林中小木屋里,两人之间想互相了解的渴望越演越烈,恐怖的事情也渐渐发生。
其实,这部电影最核心的,是一段恋爱关系在男人和女人眼中是如此不同。
决案
Resolution (2012)
IMDb:6.2
这部电影始于好玩,然而结束把人吓呆了。
最惊悚的地方在于,观众们觉得自己把片中的桥段摸透了。
然而,结果并非如此。
观众们到最后可能就会发现,自己不比里面的主角聪明多少。
鬼遮眼
Oculus (2013)
IMDb:6.5
这是一部少有的,能做到让观众从开始放映之后的每一秒钟,都感觉极为不舒服的片。
结束之后,你只想摇着导演的脑袋问,你丫到底想干嘛?
它里面有太多让人难以承受的东西:担心,害怕,困惑,自我怀疑,还有歇斯底里的疯狂。
它在身后
It Follows (2014)
IMDb:6.9
影片虽然以“性爱”为引子,但其中没有任何不必要的裸露镜头。
它通过梦幻般的摄影和诡异的配乐,给观众造成一种焦虑感。
作为一部恐怖片,《它在身后》不止让人观看,而是让人切身感受。
殉难者
Martyrs (2008)
IMDb:7.1
有人说这部片会开创恐怖片一个新类型。
在短短时间内,剧情从血腥复仇片,切换到精分惊悚片,再到日本恐怖片。
而当影片结束,人们会发现,这部恐怖片不属于以上任何类型。
在之后的影史中,恐怕很难再有哪部片,能做到让观众拥有如此汗毛直立的观影感受。
黑暗侵袭
The Descent (2005)
IMDb:7.2
这部片的观影经历,可怕得令人罕见。
观众们以为这是一部类似“荒野求生”的电影,结果影片毫无预料地反转成一部怪兽恐怖片。
片中甚至出现了有可能是影史最幽闭恐怖的画面。
以上便是榜单的前二十名——可以看出绝大部分都是美国的。
================================
最后,Sir知道一定毒友想问,怎么没有香港的。
或许是影响力问题吧——对华语影坛来说,香港鬼片是大众,但世界银幕,就是冷门了(当然港片相对粗糙也是一大硬伤)。
比如把Sir身边好几个朋友吓哭的《山村老尸》,IMDb才134个用户打分,评分4.6。

而可能新世纪最好的华语恐怖片《见鬼》,也不过24120人看过,评分6.7。
所以,也无需愤愤不平了——你看泰国也不被剃了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