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06-10-24 10:46:14)

 

  在这本书的编选接近尾声之际,周德东先生携他的2006年重榜作品《门2》,到石家庄签售。现场人山人海,等待签名的读者排成长队,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稚气未脱的孩子都有。作为一本文学作品的签售,已经很久没有出现过这样火爆的场面了。据出版社工作人员介绍:《门2》一版发行十五万册,创中国恐怖小说发行之最。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恐怖小说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而且读者范围之广,已经超越了任何一个文学品种。《门2》的出版,可以说为中国恐怖小说在2006年打上一个完美的句号。2006年,是中国恐怖小说大发展的一年。

  恐怖小说,目前的定义比较笼统。甚至《达芬奇的密码》这样以悬疑见长的作品也被称为恐怖小说。从本书所选作品来看,我们不妨给它一个概念叫悬疑恐怖小说。就是以悬疑的方式,对事件、情节和环境进行渲染,从而让读者产生不安、压迫和急于知道真相的阅读快感。也有人将其称为心理恐怖小说,其实,我觉得“心理”二字,颇有点画蛇添足。只要是恐怖小说,无论是对事件的描写还是心理描述,其对人的心理冲击效果都是一样的。也就是说,恐怖小说针对的就是你的心理,挑战你的脆弱,最终让你得到释放的快感。

  虽然西方的恐怖小说具有悠久的历史,从爱伦坡到史蒂芬.金,至少发展了将近一个世纪。但因为种种原因,中国恐怖小说的历史并不长。直到2001年,才有第一本真正意义上的恐怖小说问世,这就是丁天的《脸》。后来,北京有容文化公司策划的“773”系列作品横空出世,才把恐怖小说的市场真正做大,令恐怖小说的概念从此深入人心。几年过去,挂名“恐怖小说”的出版物如雨后春笋,生长得漫天遍野,各大书店中的本土作家恐怖文学专柜,也一扩再扩,以销量和地盘傲视群雄。甚至专柜中再分专柜,如“蔡骏专柜”,“周德东专柜”。恐怖小说的发展,可以说已经到了如日中天的地步,在纯文学市场普遍不景气的今天,悬疑恐怖小说出现一枝独秀。当然,也不可否认,大量的类似出版物如过江之鲫,也难免泥沙俱下。

  其实,从严格意义上来说,中国恐怖小说的真正源头恐怕还是在于网络。网络的开放和包容,总能让一些前所未有的事物走在最前面。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互联网普及开始,BBS出现,网络上就萌生了中国恐怖小说的雏形——“鬼故事”。当然,这些作品无论是创作技巧还是思想内容,都远远不能和后来出现的真正意义上的恐怖小说相比拟。但无法否认,互联网上的“鬼故事”培育了中国最早的一批恐怖小说读者,为后来巨大的恐怖小说市场打下基础。而且,也产生了一些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2001年,当中国第一部恐怖小说《脸》出版的时候,蔡骏还是一个混迹于榕树下“聊斋夜话”论坛的网络写手。目前中文网络最大的悬疑恐怖文学论坛——“莲蓬鬼话”,也只是躲在天涯社区角落里的一个不知名的专讲“鬼故事”的小圈子。不过从那时开始,很多写手已经跳出纯粹的“鬼故事”巢臼,开始有意识的进行比较高级的文学创作。这其中有代表性的作品相当多,如燕垒生的《瘟疫》、tinadannis至今在网络影响经久不衰的作品——《冤鬼路》系列,以及蔡骏的早期作品。可以说在2001年或者更早的时间,网络恐怖文学的创作的已经发生了质变。他们缺的只是出版机会,或者说,那些才华根本不次于传统文学作家的写手们并没有意识到能够出版,他们写作,全凭的是兴趣。直到2003年,蔡骏的第一本作品集出版,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在网络上有影响的恐怖文学作品大多被结集出版。与此同时,写恐怖作品的传统文学作家也开始向网络靠拢。有“恐怖大王”之称的著名作家李西闽一直活跃于网络,随后,余以键、周德东等人也纷纷触网。到2006年,几乎中国所有写恐怖文学的作家和出版商都在天涯社区“莲蓬鬼话”登陆,使中国的恐怖文学界,难得的出现一统江湖的景观。从这本集子里可以看出,我们已经无法再区分传统作家和网络作家,他们都誓师在“恐怖文学”这面大旗之下。

  一统江湖,风格又各为不同,于是出现了很多独特的现象。限于篇幅,无法一一概述,简单举几个例子。如李西闽,本来就是传统文学的中坚力量,以写现实主义作品见长。所以他的恐怖文学作品,是最为本土化的,和现实衔接得非常紧密。“只有民族的才是最有生命力的”,这是他的信条。蔡骏,成长于网络,思想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都相当活跃。他的2006年作品——《旋转门》,看出与以往作品大为不同。他的特点是灵气和想象力惊人,风格还在持续变化中。周德东,一个让女儿都骄傲的称“我爸爸是写恐怖小说的”人,其作品和影响力,不愧为中国恐怖小说的领军人物。几年来,他在恐怖小说创作上一直活跃,除了自己令人过目不忘的写作特点,他还形成了自己的理论。如:“真正的恐怖是没有谜底”,他认为:“每个恐怖细节都要找到符合逻辑的解释,那完全属于想象力,属于编故事的技术”。余以键,一个“老谋深算”的作家,作品的语言相当朴实,但所有看过他作品的人都不能不承认,他用情节抓人的功力一流,“故事一流”。成刚,他的小说语言读起来相当舒服,舒服到你只要有时间,读一晚上也不会觉得累。可这舒服之中,却有大气,他2006年的作品都相当大气,如《密码王朝》、《刑官》。同时他对人性的刻划也有独到之处。七根胡,一个很男性化的笔名真身却是一名女性。她的作品只要两个字就可以概括:诡异。诡异的语言,诡异的情节和诡异的人性。可能看到最后你都想不通她要说什么,可是,那故事已经深入你的内心。。。

  2006年,还有一个不得不关注的事件就是黑猫社成立。黑猫社目前由十个活跃在一线的恐怖文学写手组成,成员包括莲蓬鬼话斑竹莲蓬,庄秦。麦洁。写手老家阁楼,成刚,七根胡,大袖遮天,李异,聊聊,嫣青。这是写手由各自为战走向品牌写作的第一步。恐怖小说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商品,是商品就要有品牌。黑猫社的首批作品已经出版或将要出版,如麦洁的《秘境天使.咒城》,市场反响不俗。

  恐怖文学写作还出现一个特点就是作者的高学历化,这在传统作家中是不多见的。如轰动网络和市场的《碎脸》作者鬼古女在美国硅谷。收入本书的《黑暗中的女孩》作者周晧晖是硕士,《第七个读者》作者雷米也是硕士,并且将成为博士。他们的专业虽不是文学,但作品写得令人叹为观止。这暗示着什么?恐怖小说是否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种“聪明人的写作”?因为悬疑和逻辑,这都是聪明人才能玩好的游戏,而恐怖小说不管怎么发展和变形,也缺不了悬疑和逻辑。在某种意义上说,悬疑恐怖小说的写作难度远远超过传统文学,因为运用智力阐述远比运用自身的情感阐述要难。可以这么说,在恐怖文学创作中已经出现了作者智力渲泄现象。国外的《达芬奇密码》如是,国内麦家的《暗算.解密》如是。在不远的将来,可能就是明年,恐怖文学的轰动作品将是一部以高智商创作出的具有文化厚度,严谨逻辑和透视人性的大作。

  恐怖小说为什么受欢迎?这是因为恐怖文学作家,不管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其实都在把读者奉为上帝。传统文学的作家则更自我一些,他们多少存在着“教化”情结而不是“同化”情结。因为不是把自己而是把读者作为写作动机和对象,才能令读者在阅读中得到快感。这种迎合,令很多读者都是无法抗拒的,就如每一个人的恐惧,都无法消失。当然,从心理和文化及社会现象方面解释恐怖小说为什么会流行,很多人已有专门论述。如著名出版商兴安有句名言:“生活好了,恐怖来了。”在此我就不再一一重复。总之,恐怖小说的创作和市场,在我看来,在中国依然仅仅是一个开始。它的前景和蓬勃发展程度,依然不可限量。

  选入本书的作品,算是对近年来中国恐怖小说的创作做了一个概括。文中所论及的作家,基本上都能在书中看到他们的代表作。当然,这是远远不够的,这不是挂一漏万的事,而是无奈的事。限于篇幅,很多优秀的作品我们都无法收入,只能对作者和读者说一声抱歉。但来日方长,恐怖文学的路还会走下去,这套书的精选也还会做下去,谢谢大家! 

                                                                 莲蓬

                                                          2006102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与女人喝酒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