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的味道

标签:
老宝贝重阳小菜味道杂谈 |
分类: 甜甜 |
周末,在姥姥家宅了两天。眼睛一睁开,姥姥已经把煎饼买了回来,这个煎饼是真正的山东煎饼,薄脆很脆,里面夹的生菜也很脆,在姥姥家,早餐可以慢慢吃,吃半小时都可以,栗子是姥姥上个星期从怀柔采摘带回来的,倍儿甜,沙沙的瓤特别饱满。
姥姥在家,家里就弥散着各种各样的老味道,天转凉,门窗不能对流大开,这种味道在秋冬天里就显得格外浓郁,热的蒸汽哈在窗户上,温柔而暖和。
先是蒸板栗的香气,然后是炼猪油渣的香味,再后来是豆瓣炒虾皮的酱香,萝卜馅儿蒸饺,没放肉,却比放了肉还香,娃吃了八个大饺子,还喝了一小碗山药粥。
姥爷认准一家的瓜子花生,就会成为忠实的老主顾,下午的味道,主角当然是花生瓜子了,担心上火,姥姥特意从早市上买了红心的猕猴桃,补充维C,特别甜。
在姥姥家,嘴巴一刻都不会闲着。周日,居然下雨了,一场秋雨一场寒,中午该轮到“大厨”掌勺啦!
吃啥子好呢?以前,姥姥有个习惯,每到周五就会上市场买很多新鲜的青菜,盼着大家双休日回来,敞开了胃口,可是,我们走后,都会留下很多剩菜,然后,两个老宝贝再用接下来的五天时间,慢慢消灭那些剩菜,直到下一个周五来临……
怎样才能改变姥姥的这个习惯呢?姥姥每天都看养生堂,知道剩菜的危害,可就是舍不得扔,舍不得“浪费”。现在,能改变姥姥的只有娃!娃爱吃带馅的,包子、饺子、馅饼都行,而且,还有一个爱显摆的“大厨”自备主料等着过厨瘾呢,周六日除了包饺子,其余几顿姥姥待岗,这样,姥姥就不需要为周六日劳神子下功夫了。
说是“大厨”备好主料,其实就是把姥姥剩下的菜悄悄地消灭掉,以保证两个老宝贝从下周一开始能吃上新鲜的。老人过日子,习惯于多存货,广积粮,那个年代过来的人,都有种饥饿恐惧症。
这个周日,从姥姥家的冰箱里轻而易举地翻出了这些存货。
平时很少吃猪油,偶尔吃吃不会导致血脂高,炼猪油的时候,丢一颗八角,去腥气。
为了让老油条更酥脆,而且不那么多油,先把油条用小火烤烤干。
晚上,娃要吃疙瘩汤,这个“大厨”真的不会。姥姥重新上阵,一锅被叫做“猫耳朵”的西红柿鸡蛋疙瘩汤热气腾腾的,口感很Q,瞬间驱除了这个秋日里的寒意。
“大厨”也不能闲着,贡献一小碗爽口小菜,做法简单之极:蒜切薄片,用白醋浸泡一刻钟,再放入尖椒碎和盐,腌制半小时即可。
家有老宝,味道才好,重阳节来了,祝所有的老宝贝们,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