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不要脸了
(2012-07-13 11:07:46)
标签:
卫视相亲求职娱乐收视率杂谈 |
分类: 麻辣 |
肿么了?肿么了?打开电视,全是老电视剧,从《西游记》到《编辑部的故事》,实在没得播了,就翻拍老版的《射雕》、《白娘子》、《红楼》,吃老本不算本事,重播照抄也不算不要脸。
为了抢滩暑期收视,一个号称中国最权威的经济频道,居然开始播动画片,而且还厚颜冠以名号:“大国崛起,要从娃娃抓起!”
大海航行靠舵手,收视飘红靠动画。泱泱一个国台,连续26天收视第一的频道不是新闻,不是文史,居然是少儿,而少儿夺冠的妙招就是全天候大量播出动画片,一个家庭的遥控器掌握在主妇手里,而主妇的遥控又是听从孩子使唤的。深谙这一道理的少儿频道,及早利用暑期连续播出动画片,把孩子们宅在了家里,既不出去亲近自然,也不活蹦乱跳,看似乖巧的孩子们,会不会变成木偶哦?
眼看着动画片、电视剧能勃起收视,于是乎,多数频道纷纷效仿,宁愿放弃自己的定位和职能,硬上弓。所谓的“自杀式”拯救,是过量的伟哥和强心剂,用的时候可能会勃起一下亢奋一下,但时间久了,难免自毁其身。
都是收视率惹的祸!一个原本受人尊敬的频道,耐不住寂寞,在收视率的召逼下,几年前开始用忽悠的方法解读试电笔有木有电。不久,还将披着解读历史的外衣连播老电视剧。
每个省都有一个上星频道,每个上星频道都播着几乎一样的相亲和求职节目,要说分别,就是主持人的名字和嘉宾的口音各不相同。然后,每个省下面的县市,又有无数个生活频道,娱乐频道,经济频道,社会频道,法制频道,新闻频道,影视频道,真不知道这张密密麻麻的有线电视网能网罗多少广告,小凤仙都知道卖艺不卖身,而电视的这种卖法是不是有点像在卖身?
看了地方,回头再看中央,娱乐没有快乐,更没有文艺的气质,除了一个堂会《换了中国行》,还有就是一条溜光大道,可以重播22次。新闻难得有真正的民声,要么联播要么停播,好不容易弄一个大卫还被马勒个鸡,真搞。
广电总急为何总跟“选秀”和“三俗”过不去?您就不能狠狠心,像计生委那样控制一下电视频道和电视栏目的超生?
一个国家的喉舌,如果不能有自己的声音和态度,那意味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