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上班,哈!

标签:
异乡宅过年杂谈 |
分类: 甜甜 |
据说已经有人开始上班了,真的吗?
中午《大魔术师》散场,前半场还行,后半段简直无法忍受,若不是冲着小梁同学,早就撤了。明晚准备再看一场《碟4》,然后,整装待命,上班地干活!
这几天,已经散漫到麻木了,还是要早点上班才是,再宅下去,姥姥姥爷都烦我了。
总结一下2012的春节:
·除夕前一天,还在加班,然后,在办公室,涮了一次史上最另类的羊肉锅,H大师用大海碗调戏出的酱料,看着会想入非非有点恶心,但吃了则余香满口,缭绕整个楼道。
·除夕的中午,邻居的老老小小聚在一起,孩子们特意点了马头琴、哈达、和烤全羊,为了怀念那段流放在草原钢城的青春。歌声响起,老人们立马沉醉,小的们在没有草的水泥地上尽情打滚。
·初一中午,送小肉团和他爸他娘去机场,奶奶和姑姑在千里之外的另一个宴席上,急切地盼望着他们呢。
·初二,齐天大剩继续陪着二老,看无聊的电视剧,忘了以前曾经在哪里看过两眼《北京爱情故事》,当时不喜欢,这回没想到实在没得看了,从头看起,这部剧还是有点看头的,起码,前十集还是挺好看的,有汪峰的音乐垫着,时不时就会带着自己十年前的故事走进去。石小猛彻头彻尾就是个欠揍的“瘪三”,自私狭隘,虚伪寡情;杨紫曦可谓本来还原,但愿生活里能知耻知足;可圈可点的是张歆艺,自打N年前《给我一支烟》里一亮相,就觉得这女孩不错,戏精子,不做作,嗓音独特。《北京爱情》前十几集故事紧凑,后面就走偏了,生拉硬扯,一看就是广告惹的祸,抻时长。最后,除了“我是神经病”的彩铃和“滴答滴”,没剩下啥。
北京,没有爱情
爱情,注定成为故事
故事,是神经对于病的回忆
·初三回来,把年前没空拾掇的杂物统统打扫一遍,包括地毯,都是自己洗刷刷的哦,跪在地板上顺势把它熨烫平整之后,特有成就感。
·初四,接二老去舅舅家聚会,六位老人的话题,除了保健品,就是健身操,再有就是台湾游,一顿饭吃下来,送回各家又是小傍晚了。
·初五,以急切的心情盼望小肉团回家,准备接风洗尘。整点落地,一路畅通,不解为何居然迟到家半小时?他娘解释,为表达对T3的不舍,娃留下拉臭臭了。
·初六,终于显摆了一次身手,除了客家梅菜蒸肉饼有点偏咸,其它的几个小菜都还不错。
干贝泡发后用手捻成细丝,爆炒荷兰豆,清爽无敌。
盐煎肉,要先把五花肉用白胡椒粉和盐腌半天,然后再煎双面金黄。煎出的油,爆香蒜蓉,炒蘑菇特别入味。
最惊艳的是一锅高汤米线,米线是广西的,高汤是用三黄鸡和腔骨吊了整整一上午的,然后把骨茬肉分离,加一点小油菜心,味极鲜。
·初七,小肉团不想上园,陪他一天,干嘛呢?先收了菜,还玩了一会愤怒的小鸟,实在没辙了,娃提议,跟姥姥打麻将。
过年,就是转桌,从一个团聚转战到下一个团聚,从一个异乡奔赴另一个异乡,回头,故乡已是回不去的渐行渐远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