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从八宝山到国贸
(2010-12-09 18:10:24)
标签:
宅女蜗女房子阿凡达开往春天的地铁杂谈 |
分类: 甜甜 |
十年前,漂在北京,在八宝山附近租房子,一个月1200,刚装修好的两室一厅,家具得自己买,正合我意。一开始自来水管子里流的水还微微泛黄,有铁锈味儿。房东住对门,小两口,人很好,房租半年一付,从来没有催过我,也没涨钱,临了搬走时,硬要把水电费的零头找给我。
在那个地方住了整整三年,每天搭地铁,从地铁走回到出租屋,要一刻钟,冬天加班就有点瘆得慌,直到闻着烤红薯的香味,才踏实,因为,有另外一个异乡人,和一堆很明亮的温暖。
后来,小肉团他娘要嫁了,带我看四环边上的一个小区,那时,还很少有人贷款买房子,除了单位证明,还要办暂住证,算来算去,全部积蓄只够首付,每个月还银行一千八百。买还是不买?是个问题!
那一年,有一部电影挺流行------《开往春天的地铁》,看完之后什么都没记住,就记住这个名字了。
下定决心买房子还有一个挺重要的原因,是那年送老候鸟回老家时,就在他们一转身的刹那,突然感觉到起点和终点之间的距离竟是那么短暂。于是,回来后就定了房子,小区很好,保安很帅,保洁也很勤快,有幼儿园,小学中学,虽说和我没什么关系,但是,一直期待着的小肉团,将来会在这里很方便地长大、茁壮。
和小肉团他娘成为前后楼邻居,更有收获的是,还认识了才子老郑和他的佳人,以及花姐姐夫,还有提供新鲜啤酒的大海夫妇,上好茶而且擅保健的花农两口子。缘份啊!
不亦乐乎地装修,春节前,妥了,记得装修的师傅从江西老家过年回来,还带了一大块腊肉给我,说:“等你再买房子,记得还找我装修哦!” 我说那是一个比天还大还遥远的梦。
蜗女修炼成一个宅女,因为有房贷,不敢吃馆子,不敢打车,不敢看电影,加班实在太晚,即使地铁都没了,也要傻等一块二的夏利。支撑自己站在冷风中的就是那个属于自己的“窝儿”------老候鸟终于有了遮风挡雨的屋檐,他们的两个女儿都围绕前后,他们的巢,不空。
老候鸟春去秋归,春天面朝大海,秋天回来给我们包饺子,烙韭菜盒,炖排骨,还腌酸菜,记得有一次包酸菜馅儿蒸饺,吃撑着了。一到冬天,满满的砂锅香味,不开门都会溢出门缝,熏得满楼道都是家的牵挂。
真的没想到,房贷可以那么快地还掉,记得还完钱的那个大风天,一下子觉得自己变成了风筝,飘得很得意忘形。
四年前,小肉团终于来了,偶也搬到了四环的另一个方向,留出足够的空间给老候鸟,也省得他们老是操心唠叨。
上班四公里,被老候鸟召见十公里,十公里生活圈,不堵车,不坐班,不欠钱,追求越来越少,目标越来越近,心气越来越低,上班先八卦,后博起,一不小心就成了有闲宅女。
房价比小肉团长得快,若不是单位搬家,爱岗敬业,真没想去折腾房事,远眺西山挺美的。可是,这一折腾不要紧,房子已经不仅仅是房子了,莫名其妙地竟然成了奢侈品。投资还是投机?又是一个问题!
好在需求比较简单,就是上班近一点,再近一点,不受堵车之苦。换了之后,才发现,距离国贸一公里。
十年,泰坦尼克都阿凡达了,不经意间,偶也从八宝山到了国贸。
其实,生活很简单,上班、下班;其实,上班下班也很简单,早上煎饼,中午自助,晚上不堵;周末放假,睡个懒觉,回去陪老候鸟包饺子;其实,活着尤其简单,喘气,吃饭,喝水,睡觉,做梦,发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