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八位烈士回家,天公也低沉。为了深入了解这个新闻,晚上难得看了一次联播,等到19:15,新闻才出来。前面十五分钟,是一些不是新闻的所谓“要闻”。
实在没兴趣,在厨房做柚子酱,有一搭没一搭地听一耳朵,啥也没记住。直到19:15,关于那八位维和英烈回家的新闻中终于出来了。
对生命的尊重是第一位的,应该是头条,但是,却被要闻延时了一刻钟,辜负了白天站在冷风中那些素昧平生前来为他们送别的百姓。
再后来,另一个栏目开始深情缅怀八位英烈,最先出现的又是领导,领导不该死啊!领导走了,造成的损失是一个队伍的损失。据说那位领导能记得一千三百多位战友的名字(这让我由衷佩服,我都记不住我所有领导的名字,尽管加在一起不超过30个)
一直关注那位来自云南的哈尼族母亲,她的孩子只有两岁,两岁的孩子依然在笑,天真地笑,他不知道母亲的离去意味着说什么。看到这里,真想哭。
八位维和烈士,他们的生命应该是平等的,不分男女不分长幼,更不能有官兵之分,他们都该受到我们的尊重和怀念。
很多事情就是这样,一旦被新闻了,就失去了本来的真实和真诚。
其实,如果那个节目不过分夸大领导,而是展现他(她)作为母亲,女儿,妻子,父亲,丈夫,儿子,他(她)是怎样的一个人,就足以让我们感动。感动本身源于真实与真诚,源于他们在那样一个特殊环境的极端事件中,所遭遇的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我们在哀悼生命离去时禁不住泪水长流。
可是,好端端的一个英烈楷模,被媒记这么一渲染,真面目全非。
新闻一旦被做出来,就相当蹩脚做作,媒记们总要把鲜活的一个人变成神,尤其要把那些领导人变成大神或者大仙,好让百姓顶礼膜拜,在今天这个时代,可能吗?愚蠢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做新闻的理念。
以此为训:新闻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和及时,而新闻人的职责,是应该尽可能尊重这个真实。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