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看了一张以前买的碟,法国电影《戏梦巴黎》,对比几天前看的《暮光之城》,典型的青春期故事。
《戏梦巴黎》主角是法国小子,《暮光之城》主角是美国小子,《阳光灿烂的日子》主角是中国小子。
《戏梦巴黎》描写了一对热爱电影的兄妹,活在自己的电影梦想里,典型的法国特色:浪漫,迷情。在性情方面,美国小资绝对玩不过法国小子,法国情种是绝对的浪漫,而相比之下,伦理,道德则显得苍白没有力量。但是,谁又能说他们不可爱呢?在那样的氛围里,他们把本来的羞耻弄得很纯粹很干净,不仅不令人反感,反而还可以欣赏并且赞叹。
《暮光之城》是典型的好莱坞特点,当狮子爱上羔羊时,勇于牺牲自我,美国式的空想和大无畏,吸血鬼也有吸血鬼的爱情,吸血鬼也有爱人和被人爱的权利!可见,平等和自由在美国人眼里是多么重要。被吸血鬼吸干了性命又如何?反正,她已经赢了爱情!当看到结尾,他把她抱到脚尖上跳舞时,相信女孩子们都会不故意一切地爱上他。最后那一吻,证明了爱情的诱惑一定大于鲜血的诱惑,但愿爱情的味道不会老去。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N多年前的老电影,也是中国电影进入青春期的一个标志。时候到了,蓬勃灿烂还需要理由吗?但是,即使灿烂阳光当头照,我们感受到的还是压抑和压抑。我们的青春期发育在一个怀疑一切打倒一切的年代,连人和人之间的起码信任都难以建立,怎么会相信浪漫?怎么又会相信一个吸血鬼的爱情呢?
《阳光灿烂的日子》找不到了,如果找到,应该把这三个片子放在一个通宵,再看一遍。
浪漫在法国人眼里排名第一,人权在美国人眼里排列第一,人性在中国人眼里排列第一,不同的是,法国人和美国人很幸运,他们的人性和人权已经被尊重,有闲情享受浪漫,而我们,还在把争取人性当做梦想,苦苦地挣扎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