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老没老样,小没小样

(2009-08-18 10:12:48)
标签:

鸡皮疙瘩

主持人

春天里

快女

分类: 麻辣

   明天进棚,意味着前四期节目即将告一段落。

   小一个月,一直在环节,问题,嘉宾,故事里周旋取舍,同时也梳理了自己的一些情感。 

   昨晚回去看了两个节目,一个是主旋律,文联的60周年“百花赋”,除了主持人的鸡皮疙瘩,歌曲还都蛮好,一些经典老歌被串骚在一起,挺有味道,只是结尾莫名其妙,本来以为殷秀梅唱完“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就高潮结束了,没想到,最后还要弄一首“大地飞歌”,不懂,高潮都完了,干吗还要飞歌,“文联”又不是习惯放人“鸽子”的单位,对吧?

还有一个节目是浙江卫视的《我爱记歌词》,看了个片断,海峰唱得真的不错,评委里比较喜欢丁薇,她不太做作。如果主持人能把头发弄弄好,洗洗干净,下回还会接着看的。听到汪锋的新歌《春天里》,很好,早晨在路上,翻出他以前的一张碟,怒放的生命,一路上给自己加油!快了,快乐!

这些天,一直在挑孩子,特别难过,为孩子难过,看到的孩子,都不像孩子。没有童趣,没有天真,他们不透明,不快乐,不自由,坐在大人面前,拘禁严肃,不知所措,一开始,我还担心是不是我们大人太多,把他们吓着了,后来再见,他们依然收敛压抑,或许因为家长和老师都在场,他们要表现,而不能自然流露。孩子们的木讷,让我不安,真担心我的小肉团,将来在这样一个环境下,童心还没等发芽,可能就“泯”了。

再说说一位老人,我们的嘉宾,他自己都这样说:“我没有什么遗憾,我这一辈子是一个幸运的人,占了大便宜的人。” 我想我没有资格去概括一个老人的一生,但是,我可以选择喜欢,或者不喜欢。他的好友,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年轻时,帅得一塌糊涂,一看就是一个诚实忠厚的人,看到邓先生年轻时候的照片,“快女”们都发出尖叫,毫无疑问,我们都喜欢邓先生,相当喜欢,并且敬仰,怀念……

他们是“发小”,是同学,是好朋友,后来,他们都发射了“原子弹”。

邓先生不仅长得帅,也干几件相当“帅”的大事情,如今,邓先生已经走了20多年,但是,他在40年前发射的原子弹,第一次为中国人壮了国威长了脸,他死于一种相当痛苦的疾病----“直肠癌”,他的病很可能跟他的研究有关,因为他曾经为了掩护年轻人,受到过严重的核辐射。邓先生走的时候,只有61岁。

我们的嘉宾,也发射了一颗“原子弹”,只不过,地点不在罗布泊,而是在一个传统的情感世界,引爆后,动静不亚于原子弹爆炸!

发出邀请时,我很矛盾,其实,从内心里,不想邀请他的“小老伴儿”,说什么呢?说“序”?还是结尾?都不合适,但是,收视率又在不停地撩拨神经,给一个理由先,顺其自然。正好,她有事情,来不了,一切释然。

他和她的忘年忘乎所以忘记世界,又能怎样,人家的私事私情私欲关我什么事儿?他又不是我爷爷,但是,隐隐地,心里就是不很舒服,无法从内心理解他,所以,着笔写什么,从哪里写起,是个问题,直到昨天晚上,看了一段画面,一段老人爬长城的画面,突然让我有一点点感动,似乎,有一点点理解他:一个多年寄人篱下的人,内心始终交织着矛盾,回家还是流浪?那个被中国人当作最神圣的奖牌,其实含金量没那么玄乎,就是一个梦而已,做过了就醒了。

争第一,争唯一,是国人一直以来从未放下过的强烈心理负担,为什么呢?因为被压抑过,曾经被人瞧不起,所以,大凡不自信的人总要整个第一,来给自己壮胆,即使什么都不行,也要弄个吉尼斯什么“染头发”第一,吃饱了撑个第一之类的相当“无聊”的第一,也因此,吉尼斯只有在中国才有市场,有很多没完没了的无聊响应者。

“第一和唯一”这个毒瘤已经把老一辈折磨得很辛苦,还要接着把孩子们害得不像孩子,小小时候就背着重重的壳,按照大人的愿望长大,长大后还要成为拿诺奖的“人才”。

真的拿了诺奖又怎样?在国外买房子还是会受到歧视,回来后倒是“雄风重振”“扬帆起航”,可是,又说明什么呢,说明中国小女子有勇气破了记录吗?

孩子,就该是一杯清水,家长不要强制往里面添这个理想那个愿望的。老人,就该是一枚脉络深刻的核桃,被岁月的手心把玩得日渐光华,最终成为一粒钻石,坚硬而光亮。

呜呼哀哉!是什么让我们的孩子不像孩子,老人不像老人?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能够天真快乐,张扬个性,而我们的老人可以德高望重,颐养天年,这个世界,就真的中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