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妆一头牛

标签:
嫁妆苗寨三聚氰胺苗家翠翠老街 |
分类: 麻辣 |
今天上班,大家第一句话就是,“堵吗?”
今天是单双日解禁后的第一个工作日,特意避开高峰期上班,还是有些堵,又赶上俺刚从山里回城,有点不太适应,走路的旋律基本上还是忽高忽低,上上下下的感觉,早餐不知道该吃什么,能吃什么,索性只喝了一杯蜂蜜水。
听说,奶里添加三聚氰胺的成本很高,它不溶于水,还要通过油化,再加进牛奶,这根本不是小作坊能做到的,所以,真正的廉价制造,很可能添了比三聚氰胺还廉价的尿素,听后有些反胃,恶心。不过,经过这次事件,聪明人士发现,三鹿奶粉的另一个妙用是用于快速止血。
路堵,尿堵,心堵,哪儿哪儿都堵!
如果想要解决这些个“堵”,赶紧养牛养奶牛吧!每天喝完刚挤出的鲜牛奶,然后,赶着牛车上路,不用担心牛车相撞引起的交通事故,违章后交警们要对牛弹琴,跟俺无关。
不过,为了普及养牛业,要把公寓都改成牛棚,为了保证牛不生病,还要给牛吃无农药的鲜草,为了增加繁殖母牛的速度和几率,各三甲医院要增设专门的富于人性化服务的“牛bi科”,仅有兽医院是远远不够的。
胡说归胡说,牛是好牛,奶是好奶,牛市更是好势头,关键是人是人心,不要作祟不能侥幸更不能偷奸耍滑。
这次在湘西老洞,看到一户苗家办喜酒,苗家的风俗很古朴,进门的都是客,来客都喝一碗米酒,新娘子的嫁妆很丰厚,大多是电器和被褥,没有我想看到的苗族特色的银饰和手绣,倒是在凤凰老街上看到不少的银器和绣布,不过,连我这个外行一眼也能看出,几乎没有真品,也好,省下了自己的银子,背囊也不会太重。
苗寨风情,是向往已久的,TT因为脚痛,我一个人去了老洞,这个开发较晚的苗寨,以前,村里的人走出来,走到凤凰要花一天的时间,所以,基本上村里的老人都是没有离开过村子的。2000年,村里才通了电,能看到电视,但是,语言又不通,对外面的新闻,也是一知半解,有新闻的地方,就有假新闻或者关于造假的新闻,所以他们不了解也罢,人心,基本上没有被污染。
但是,有一个事情让我感到不舒服。
进了村不久,就有一些孩子跑过来,把他们用草编的蜻蜓送给我们,看着这些淌着清鼻涕赤着脚的孩子,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上学,孩子说,没钱,要靠手编蜻蜓挣学费,国家不是实施了九年义务教学吗?孩子一边这样说,一边就开始伸手要钱了。
其实,这些孩子里,小的才三岁多一点,大的不过七八岁,他们口袋里有几张一元五元十元的钞票,估计都是外来客人们给的,不过,孩子,我真心希望你们喜欢我们带来的饼干,糖果,和小画书,这是最直接最具体的快乐啊,为什么要去关注那些皱巴巴的散钞?那些“钱”,是大人们用来交易的东西,不应该诱惑到还没走出过大山的孩子们。
湘西,苗寨,凤凰老街,几乎找不到一点宁静,接踵而来的游客,在狭窄的老街,匆匆擦肩,没有多情的翠翠,我们挑了一间临江的木屋,窗边就停靠着一只小船,小船上的湘妹,每天的工作就是为游沱江的客人唱山歌,给她估算了一下,平均半小时就要唱一首,歌由口出,明显不同于由心而唱,太卡拉,不OK,没有灵气更没有野性。
凤凰,已经不再是一只鸟,它更像一只鸡。
怀念束河,还是束河好,既回避了丽江的艳俗,又保留了所有女人的梦想。
不知道那个山上的苗寨,还有多少待嫁的女儿,如果,哪个幸运的小伙子娶到一个多情若翠翠的湘女,她的嫁妆除了自己手绣的绣衣绣鞋,还应该有一头牛,那样,他们就可以过着男耕女织,神仙羡慕的生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