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会答应

(2008-05-12 13:38:15)
标签:

阳台

姥姥

良心

婚姻

分类: 色色

前天出差刚回来,小肉团见了我格外亲近,可是,下午喂他喝奶,他开始耍赖,怎么都不肯喝,他姥姥说孩子已经两天不喝奶了。

我先是晓之以理:“孩子,你知道奶粉涨价了吧,爸爸辛苦赚钱买的奶粉,你不喝,被大姨喝了,就浪费了”,谁知小肉团压根儿就不理这个茬儿,孩子对应该与不应该没有判断,跟他讲不清楚道理。

我接着动之以情:“孩子,你不是想长成爸爸那样高吗?那就要喝了它哦,然后就可以和爸爸一起去投篮了”,谁知小肉团还是不肯接受我的诱惑,可能是孩子对太遥远的美好没有兴趣去期待。

实在没辙,我只好说:“你喝了它,我就抱你去阳台看汽车” 因为这几天手臂酸痛,加之站在阳台看一辆接一辆的过来过往的汽车,对我来说实在很没意思,可是这是唯一能打动小肉团的条件。果不其然,他听了我这个承诺,乖乖一口气喝光了奶瓶里的奶。在他姥姥面前,我显得特有成就!

然后,抱着他去阳台看车,直到手臂再度酸麻。

一个不到两岁的孩子,听得懂承诺,而且,他相信承诺是一定会变成现实的。 

抱着他站在阳台上,我突然惶惶然,担心他将来会听到或美丽或果断或者虚无缥缈或者神魂颠倒的各种各样的承诺,不知道他该怎样接受承诺之后的结局?

承诺的落空,会使他的心和眼睛受到蒙蔽,他会不会因此而怀疑人生?或者他也学着向别人空许承诺,然后被人唾弃?再或者,他因为不敢承诺,而变得脆弱或者卑微?

正巧,这两天做节目时在反复听一首老歌《牵手》那是我最喜欢的一首歌,尤其喜欢它的歌词。

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一诺千金,言必行行必果。可是,很多承诺都还是落了空,不管是别人给我的还是我给别人的,所以,话里话外,学会了圆滑措辞,多了许多“大概、也许、可能、尽量吧……”,随着这种不确定的虚词儿渐多,人与人之间原来的坦诚和简单越来越少,障碍和隔膜随之加厚。

承诺,有时是一激动的情急之言,有时是为了捞取眼前的利益,还有的是过高地估计了自己,不自量力,空头支票。

今天看稿子,看到许多主人公在50年前的承诺,一一兑现了,他们兑现得很苦很累,有的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50年以后,他们活在了别人的尊敬和记忆里。

他们爱情的誓言既不张扬也不深刻,但是,在彼此的心里,他们恪守了一辈子的忠诚和责任。其实,如果你不兑现,也没有人过多地指责你不道德,但是,不知道良心会不会在半夜的恶梦里梗塞,当然,如果良心早就被狗吃了,或者天生就是个狼心狗肺的家伙,那就另当别论了。

早上上班,碰到好久不见的一个女孩,她告诉我说她恋爱了,就是在结不结婚的问题上一直犹豫,她问我的意见。我问她,那个男孩子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他都答应过你什么?他是不是喜欢动不动就承诺或发誓?

那个女孩很仔细地想了想,然后说:“他最爱说我爱你”“他答应过结了婚就会对我好,永远不变心”不过,第三个问题她不确定。

我真的不敢给她任何意见。我爱你,实际上是我现在很需要你,怎样才叫对你好?永远有多远?怎样才叫不变心?谁知道他心里原本想的是什么?这些问题我都没有办法替她揣摩判断,我只能告诉她承诺在心不在口,什么都在变,什么都会老,关键是你一定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能够担待和忍受,否则,千万不能谈婚论嫁。

爱情是一种本能,而婚姻更多的是能力,如果不够,就远远地憧憬吧。

 

爱情是一种美妙的感觉,即使再加上合法却不一定和谐的性,跟婚姻还差着十万八千里呢。不过,两个人相爱只要有心有情就可以了,而两人结婚,除了有情有心,更多的还要有义!

爱情,是两个人简单而纯粹的感觉,是彼此包容冗长而无理的要求,是背叛承诺无需承担法律责任的心有灵犀,爱情没了,没有孰是孰非,只能怪缘分尽了。

婚姻,则是两个人往一起长,合二为一,再衍生新的生命,如果想分,就得撕破脸割裂心,弄得血肉模糊,最关键的是,婚姻不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对婚姻的承诺,不仅仅是法律层面的,更是扪良心自问,不相信伦理,总得相信天理。

不敢轻易承诺,就保持沉默吧。把那首很老了却依然好听好看的“牵手”送给大家。

因为爱着你的爱
因为梦着你的梦
所以悲伤着你的悲伤
幸福着你的幸福
因为路过你的路
因为苦过你的苦
所有快乐着你的快乐
追逐着你的追逐
因为誓言不敢听
因为承诺不敢信
所以放心着你的沉默
去说服明天的命运
没有风雨躲得过
没有坎坷不必走
所以安心地牵你的手
不去想该不该回头
也许牵了手的手
前生不一定好走
也许有了伴的路
今生还要更忙碌
所以牵了手的手
来生还要一起走
所以有了伴的路
没有岁月可回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感谢......
后一篇:祈祷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