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肉团ai本能小床他爹 | 
					分类: 甜甜 | 
 
因为软骨还没发育好,所以每次喝奶,喉咙里都会有呼噜呼噜的动静,他爹她娘怕他呛着,尽量多拍拍他的后背。
我们可能都忽略了,几乎所有婴儿的喉咙里,偶尔会发出另外一种声音,这种声音绝对不是那种含混不清的声音,而恰恰是很清脆的,很饱满的。
昨天,我们听到了。
昨天,他娘喂完奶,小肉团很精神地躺在小床上,开始自己舒展小胳膊小腿,很舒服的样子。我把手放在他的身上,轻轻地按抚着,突然,他发出一个声音:“ai”非常清脆,我也跟着应着:“ai 
小肉团的大名已经被他爹起好了,我们一直想给孩子起个小名,小名当然不能大,可也不能太小,我跟他娘说,以后就叫他“爱爱”吧。
男孩子会说话本来就晚,可能要过了一岁。可是,我很相信昨晚听到的声音是:“爱”。明白而确定,孩子的声音非常干净,很纯粹。
我妈说我很晚才会说话,一岁多了,会说的词儿也不多,显得笨嘴拙舌的。这个习惯一直延续到后来上大学,一直都不太爱说话。
说话是依赖环境的,现在想想为什么英语不好,就是因为那时不懂怎么学,除了背单词就是默写课文,牢记语法,根本很少发出声音,如果那时就整天看原版碟片,估计现在的口语至少可以过8级。
原始的生命一定有他最原始的声音,这些声音一定是没有任何条框和概念的限制,很直接地表达某些含义,最原始的声音就是本能,不需要学习。比如饿了,会“啊”地大哭;疼了,会“嗷”地一声嚎叫;当然还有别的“嗯”“嗯”的各种情境里的声音。其实,这些声音都不是跟谁学会的,就是一种本能的释放。
学会一个单词或者一句话甚至成就一部名著,则需要后天的调教和感悟,百年千年才修炼出一个罗贯中,任易中天怎样白话,归起了还是白话人家的。
但是,那种本能的声音一定是生命本身与生俱来的,声音本来就是生命的一部分。很多生命只有在长大成人后,才一天天被教育怎样说话,说话似乎是我们一生都要学习和改进的本领,说话似乎也能决定一个人的命运。比如:哪些是该说的哪些是不该说的,什么场合说什么话,有些话现在可以说,过些天竟又不能说了,一样的话可以对她说却不能跟他说,说话有分寸有尺度还要讲究方式,真累!真累!!真的很累!!!
所以,现在我们虽然学会了说话,却又含蓄了这个权力,经常沉默。低调低调,说不清楚听不明白,最后连声音都没了。
说真话,说好话,好好说话…….而生命原始的声音恰恰被我们忽略了。趁着小肉团还没开始学习说话,就让我们多听听生命本身的真实的声音:他的哭他的咿咿呀呀,还有他的“爱”
我相信,一个只有25天的小生命,他本能发出的声音-----“爱”!是他真正的第一句话,而不是他一岁以后,被人教会的:“爸爸,妈妈”。你可以留心身边每一个生命,他们都会发出这样的声音:“爱…….”
人之初,性本爱。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