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好的时候与恰到好处的生活
标签:
佛学 |
分类: 做做小评论 |
最好的时候与恰到好处的生活
——致已经长大的“你”
叶
我不知道你有没有过那样一种阅读体验——和一本书、一篇文章甚至一段文字偶然相遇,却完全没想到阅读过程中爆发出一次又一次或大或小的惊喜,会忍不住感慨“是的,我就是这样,原来大家都一样”或者“我就是这么想的,可是没有这么系统地思考过”,再或者是“我也有类似感受,为什么当时没有抓紧写出来”……我们叫这样的感觉,为“共鸣”。
是的,作为小木头的读者,无论是看她在杂志上的专栏,还是她微信公众号里的文章,我无数次边阅读边萌生出一种要和作者热烈握手的冲动——比如她说她觉得自己情不自禁追求生活情调的最大意义其实在于感受生活之美,这种美会令自己更加珍视现有的生活;她说她觉得人生从来都不是约定俗成的,它更像是我们亲自书写的一部小说,不停修改,直到它达到更适合自己的状态和内心时,才是合适的;她还说长大了才发现,和年少时故作聪明指点他人生活的得意相比,更大的智慧,莫过于在别人的故事里细细咀嚼自己的人生百味,因为昔日好为人师的自己才是最愚蠢的……
看了她那么多的文章,我终于在无数次共鸣中恍悟:那些融在字里行间的温暖观点,那些丝毫不见教化语气却只有推心置腹的和善陈述,便是小木头的文字最打动人心的地方。
因为她的文字摆在你面前,就像她这个人站在你面前,温和的、开朗的、真诚的、从容的。看她的文字,你会觉得,她不是个作家,她也不是一份时尚刊物的主编,她就是你初认识她时,那个喜欢穿格子衬衣或棉布长裙、背双肩包,跟你一起喝茶看戏聊生活中的小烦恼与小确幸的姑娘。她无意纠正任何人的生活状态,也压根不想喊口号来宣扬主旨,她甚至很不喜欢动辄就要“温暖心灵”的鸡汤,她只是通过那些兴之所至的文字,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用足够的诚意,谈谈“她”本身——她的记忆她的认知她的思考——但如果走过了足够多的路,我相信,你一定可以从她的叙述中,看见一步步走过的自己。
所以,作为小木头新书《最好的时光刚刚开始》的“红娘”,我几乎是迫不及待地告诉编辑: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出版的原因是,我相信很多看完这本书的人,都会从中找到温暖、开释、鼓励或是恍悟。因为我猜想,喜欢这本书的人,应该大多是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热爱生活,坚持阅读与思考,有自我反省的习惯,对这世界有客观的认知,积极进步,但不苛求自己甚或周遭……
简单说就是,这是一本给已经长大的“你”看的书,如果你从中找到那个能时时共鸣的自己,多好啊,你跟我一样,没有老去,只是成长到了人生最好的时候。
这时候的我们,没有年老后即便领悟世事但终归体力不支的遗憾,也少了少年时虽然意气风发但常常局限幼稚的冲动。我们开始相信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妙处,开始在琐碎的时光里拥有细小但令人羡慕的知足,开始了解自己也理解他人,开始在芜杂的世界中试着与自己讲和。
我曾经在小说里引用过大抵是欧里庇得斯说过的一句话:“世上只有一件东西能始终经受住生活的冲击——一颗宁静的心。”看这本书稿时,我再次想起欧里庇得斯的这句话,只觉时间是那么奇妙的东西,它带我们涉过成长的河流,穿过暴风骤雨,跋涉险滩泥泞,不过是为了有朝一日,让我们在一个偶然的契机里,突然发现自己的心已渐渐宁静。
这本书的阅读过程,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契机——因为共鸣,因为恍悟,因为认同,才发现,原来,我们走着走着,就走向了更好的自己。
这就是人生最好的时候里,我们每个人的,恰到好处。
【出版信息】
《最好的时光刚刚开始》
小木头 / 著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2015年9月第一版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