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感慨、感怀
(2009-02-05 22:15:11)
标签:
杂谈 |
分类: 聊聊小话题 |
今天是很重要的一天:感动中国2008年度人物颁奖盛典播出——这是我每年必看的节目,揣一盒面巾纸,为那些打动人心的故事,爽快地掉一回眼泪。
在感动之外,还有感慨,比如现场的调度、舞美的设计、主持词的编写以及颁奖词的概括,最震撼,还是最后屏幕上的四字评语,每年,总有那么几个让我刻骨铭心。
比如2007年的李剑英,英雄飞行员,颁奖词说:他有22年飞行生涯,可命运只给他16秒,飞机无法转弯,他只能让自己的生命改变航向。
四字评语:“天地英雄!”
而今年,最感慨是神七航天员,那四个字,我和阿呆哥猜很久,最终闪出时,我们一起静默——文字果然是有力量的,看看这四个字,会不由自主感怀于汉语言的魅力——大气的,自豪的,纵横捭阖的“傲拓天疆”!
感动中国——这真是个温暖人心的创举,自2002年起,它伴随着新一任中国政府的登场而登场,实实在在地,通过电视镜头、报纸介绍、网络投票等方式,把五十几年来单纯精神文明的大口号,从街头巷尾的卫生习惯、尊老爱幼的传统教育,转而落实到煽情并且触动人心的传媒责任中,用媒体的宣传、舆论的感染,把感动深入人心。今年是第七年,连同感动中国一起,包括新闻人物评选、慈善人物评选的央视十大评选,持之以恒地,让“主旋律”三个字从模糊的概念,逐渐走到乡里乡亲的朴实。
我一直认为,政府重视传媒的力量,政府重视道德风尚,这是不折不扣的好事情。因为我们的社会需要这些,有人带头做了,我们要懂得感激。感激之后,实践于行,倘若人人如此,这世界将处处花开。
或许我说这些话会有人唱反调,但我还是要说,我喜欢这样的感动,哪怕你觉得它有政治韵味,我倒宁愿相信,这世界上最单纯美好的情感,只发自内心。
何况,我的朋友、传播学教师周祥子说得好:这样美好的情感、美好的人,难道不值得宣传吗?
看不到美好的人,大多是因为自以为看透一切,然而自己还不知道,失去感动能力的心灵,多么可悲。
而且今天也真的是很巧合的一天:就在今天上午,我刚刚接了任务,要为齐鲁巾帼十杰颁奖典礼写主持词和颁奖词。随即拿到厚厚一叠资料,十个来自各行各业的女人,小的三十几岁,大的五十几岁,然而都没有放弃以自己的生命为长度,做最普通的事,造福越来越多的人。
看着那些资料,恍惚间,我似乎回到多年前,大约是1999年盛夏,我去鲁迅文学院,见到毕淑敏,听人介绍说,她当时很忙,因为要给建国五十周年系列庆祝活动中的某个环节写主持词或是解说词。
那是一种油然而生的肃穆与崇敬,在一个19岁的女孩子心里开出一朵颤巍巍的花。
似乎是告诉她:你看,作家也可以参与历史,在和平年代,笔不需要代枪,却同样可以有力量。
这样的力量,是当文字随影像符号传播到千家万户时,没有人知道那是你的作品,而你自己知道,你的作品可以让人或充满斗志,或潸然泪下。
那时,我已经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通知书上的专业名称是“美术学”,所以就没有想到,将来有一天,我会学与文化传播有关的专业,会从事与文化宣传有关的工作,更没有想到,会在未来的某一天,一点点,尝试着,为了给人们带来感动,而写字。
很幸福的是:这不仅是我的爱好,也是我的职业。
所以,我们也可以为自己而感动的。
我很感动我2008的放弃,因为那些虚幻的荣耀与权力,并不能让我快乐。
我很感动我2009以及此后每一年的坚守,在普通得一塌糊涂的岗位上,写字,写一辈子,总会有人喜欢。
总会有人感动,感慨,感怀。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