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忆忆小往昔 |
昨晚7点,从考场走出来的时候,说不好是什么心情。按理说应该很高兴,因为分数很高,出乎意料。可是还是觉得淡淡的,似乎有什么东西“咔”地一声被掰断了,从此就出现了断面。
考试在警官培训学院举行,数百名进入省级机关公务员面试的考生聚集在一起,乌压压的一片黑西装、黑套裙。我穿浅色衣裳,粉绿的衬衣,从人群中走过的时候发现还蛮有特点。
我想,这是我第一次看见如此壮观的正装,以这样整齐的姿态出现。
从下午2点到晚上7点,漫长的5个小时,与世隔绝的时光,就在这样乌压压的记忆中开场。
与我竞争同一个岗位的共有15人,按照1:3的比例最后录取前5名。我想起那年考选调的时候,面试22人我是7号。这次15人,我是6号——我喜欢这个号码,全体人数的1/3处,是个不错的位置。
考试题目并不怪异,但是越规矩的题目通常弹性越大。第一题大致是说现在社会上出现了炫富人群,有人号称“我赚的钱爱怎么花就怎么花”,问你如何看待;第二题大致是要举办一场以“传统阅读与网络阅读之反差”为主题的讨论会,问你如何组织;第三题大致是说中央、省级新闻网站联合举行“感动中国小人物”评选,通过评选我们发现感动原来就在身边,请你讲述一个你认为感动你的小人物的故事;第四题是专业题目。
我很喜欢第三题,因为前几天刚刚根据济南“7·18”黑色三小时的真实事迹改编过一个故事,大概会发表在6月号《知音·女孩》故事版上。我的故事虽有虚构,但其首播于凤凰卫视的原型很打动人,于是讲述就会打动人。所以,在这个世界上,最打动我们的,果然还是真实可感的人与事。
四道题目,20分钟时间,94.5分的面试成绩。尘埃落定的刹那我一抬头,恰好看见由警官学校学生充当的导引员穿着蓝色警服内衬站在走廊上维持秩序。也不过是顷刻间,我便意识到:我的从警生涯,开始进入倒计时。
那么,就这样吧,就这样结束吧。在最美好的时刻,愉悦的一切都尚没有落幕,你记得的所有都是这里的好,其实这样的离开也是一种幸福。就好像本科毕业那年我站在学校门口号啕大哭,可是研究生毕业那年我已经迫不及待想要逃离。那时候我便知道了,时间果然是最锋利的雕刻刀,一刀刀,足以砍去我们昔日茂盛的热情与执著。
记得席慕蓉说:让我在最美丽的时刻遇见你,为这,我已在佛前求了500年。
现在我却知道:让我在最美丽的时刻离开你,从此,我记住的便只有你的好。
就这样,就这样,结束吧。
2008年的春天,算不上多么欣喜,也没有多么沮丧,只是淡淡地温习那些走过了的时光:4个月的初任培训,8个月的保障部门生涯,12个月的实战部门记忆……这样匆促的两年,我却目睹了一场又一场的正邪较量、生死攸关。作为一个写故事的人,终有一天,我会用笔记录这一切。
也是今天才数清楚:如果不出意外,我站在警徽下的日子也不过只剩最后三个月。
所以,命运真是有趣的一件事:你从来都想不到下一步的航船会往哪里行进,因为摆在你面前的机会永远出乎意料。你得到的往往与你曾经设想的大相径庭,然而巧合之处却在于这样一艘无比巨大的航船始终是在沿着你擅长的方向行进。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再次论证:我们的一切努力都不会白费,哪怕现在用不到,将来总有一天会焕发出你意想不到的能量。
而这样的能量,往往就主导着你往一个或许从来没有设想过,却冥冥中颇有缘份的方向行进。
我说,最后三个月里,我会站好最后一班岗。这话真俗,可是却仍然没有想到哪句话,可以用来替换这句话。
最朴实的语言,有时候往往最真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