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谁说中国孩子没有想象力?

(2006-07-27 22:43:31)
分类: 忆忆小往昔
今天看见彷徨同志的博客,转载着《2006年高考作文爆笑集锦》
(嘿嘿点击上面题目即可阅读——金哥哥不要揍我啊,好东西要一起分享)
 
我彻底笑晕了。
是谁说中国孩子没有想象力?看看这样的作文,谁还敢这么说?
恐怖的想象力,太恐怖了,呵呵。
我猜,司马迁老人家倘若还有力气从地里爬出来,估计都仍了一百多块砖头了。
 
这让我想起了当时专业考试时候的故事。
一帮十八九岁的孩子们,给了我无上的“惊喜”啊……
 
一、名词解释:江南丝竹(是流行于江苏南部至浙江一带的器乐合奏形式,以上海地区最具特色。以丝弦乐器和竹管乐器为基本编制,风格优雅华丽,曲调流畅委婉。)
A学生:江南丝竹,就是江南的一种竹子,它有着像丝绸一样顺滑的叶子……
(多么奇妙的想象力啊)
 
B学生:江南的丝绸和竹子都很有名,于是合称“江南丝竹”,从而有了丝绸之路的美誉……
(这都哪儿跟哪儿啊)
 
C学生:是一首著名的乐曲,和《春江花月夜》一样脍炙人口。
(“炙”还写错了,写成了“灸”,于是变成了“脍灸人口”)
 
二、名词解释:三一律(戏剧概念,指古典戏剧里行动的单一性、时间的单一性和空间的单一性,在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悲剧中,是作家必须遵守的铁律。)
D学生:就是三首唐诗和一首宋词的合称,它们有着相同的韵律。
(太牛了,这都能想出来,不过好歹戏剧概念“三一律”能扯到文学上,也还不算太远。)
 
E学生:就是三首歌曲有着同一旋律的意思,又叫“主旋律”。
(我KAO,从现在开始我国特有的主旋律影片看来就该叫三一律影片才对。)
 
三、名词解释:长镜头(与短镜头相对而言,是指镜头尺度和延续时间都较长镜头。)
F学生:就是镜头比较长,还可以调焦。
(恩,我猜他一准是个摄影爱好者,还调焦呢。)
 
G学生:就是镜头很长,长到没有停止过。
(没停止过?这样的电影谁看得完?看死人啦!)
 
四、艺术评论:《水浒》
H学生,这样写的文章题目:这个女人不简单——评潘金莲的人物形象
(我晕,他说的这是阿庆嫂吧?)
 
五、艺术评论:《梁祝》
无数学生这样为文章取题目:《铿锵玫瑰》、《勇敢的心》、《明天会更好》、《祝福》……不胜枚举。
最有趣的是一个学生,不会写“铿锵”两个字,于是在纸上描了起码10个小墨团之后,提笔写下《勇敢的玫瑰》!I服了her,这才叫随机应变啊!
 
捎带着想起了当年考研时候的笑话,也来讲讲。
一、填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
我一哥们填:《麦克白》、《李尔王》、《哈姆雷特》……另一个想不出来了。
想了很久,他终于提笔填上:《罗密欧与朱丽叶》!
佩服!
 
二、填空:我国最早的一部长动画片是什么?(《铁扇公主》)
我一姐们想来想去,隐约觉得好像和孙悟空有关系,于是毫不犹豫填上三个大字:《火焰山》!
还有个哥们,咬牙切齿地填上:《蓝猫淘气三千问》!
他的理由是:三千集啊,够不够长?谁还敢比这个更长?!
我明白了,原来是这样的——没有最长,只有更长!
 
三、填空:赵元任的歌曲代表作是什么?(《卖布谣》、《教我如何不想他》)
我前面的男生抓耳挠腮,死命晃我的桌子,偏偏我胆小,不敢说话。
他怒气冲冲想了很久,突然恍然大悟——他想起了上《中国音乐史》课程的时候,老师用录音机放过的一首“靡靡之音”,好像就是在讲解放前国统区音乐的时候放的!
他得意极了,急忙要把那首“靡靡之音”的歌名填上。
可是他突然发现,因为上课不认真听讲,所以压根不知道那首歌叫什么名字!
但是,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
他绞尽脑汁想了很久,终于龇牙咧嘴地写上了那首歌歌词的第一句,他认为,这肯定就是歌的名字!
于是,他的试卷上赫然出现了一行大字:赵元任的歌曲代表作是——桃花江啊,是个美人窝!
……谁说中国孩子没有想象力?
 
呵呵,呵呵,现在相信了吧?
中国孩子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中国学生的创造力也是无穷的!
所以——
 
赐予我们力量吧!
我们都是希瑞、希曼!!!谁说中国孩子没有想象力?
(本典故,90年代出生的孩子可能不知道吧?)谁说中国孩子没有想象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永志不渝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