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讲讲小心情 |
昨天没写博,也没忙什么,但是很忙。
上午陪亲学生们报高考志愿、中午请大家吃了老北京炸酱面。
店很小,在芙蓉街西边的小巷子里,炸酱面6元一份,菜码很足。
很喜欢他们家的爆肚,这是我超级喜欢的一道北京菜。
要多多的麻汁酱、多多的香菜,粗梗的那种,和热乎乎的肚丝拌着吃。
好吃极啦!
难得这家店火候掌握得好,少一分则不熟,多一分则太老。
爆肚是种需要技术的菜,因为如果做不好,会有怪味道。
这家店的老板是北京人,所以他很能理解我的要求——我通常都要求3倍标准分量的香菜和2倍标准分量的麻汁酱,饕餮啊!
亲学生们今年基本呈现两种态势——城市孩子的文化课普遍不超过450,县城孩子的文化课普遍不低于450。
如果素质教育和高考分数必须这样分道扬镳,我觉得这绝对是中国教育的悲哀。
江湖上传说我们专业的分数线将在500分左右,我觉得再怎么着也不可能低于480吧?
现在的孩子们真可怜,我很庆幸我今年不高考。
昨天下午我蹲在家里看三三的《骑单车的少女》,我觉得她写的比我写的好多了。
她的文字很老练,叙述起来时空跳越很快,但是游刃有余。
我已经很久没看见这样用纯文学笔法写儿童文学作品的作家了。
里面有大量关于电影的东西,看得出作家本人一定喜欢电影。
她说的我都看过,看来大家口味很一致。
比如,她很喜欢《放牛班的春天》、《小鞋子》,我也是。
我只是稍微有点担心,这种类似《两生花》的构思和语言,小一点的孩子们接受起来会有难度。
但,我也极喜欢《两生花》,也叫《维洛尼卡的双重生命》,基罗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
是一部哲学意味浓厚的电影,它探讨的是:这个世界上或许有个人,她和我们一模一样,然而生存与不同的环境。当她死去的时候,我们的心脏会骤然疼痛。那么,到底是否存在另一个自己?
很喜欢一个镜头:风吹起窗帘,勺子在玻璃杯壁敲出清脆的响。
昨天晚上我在家练毛笔字。
不要惊讶,我开始修身养性了。
我练得比较忘我,所以就忘记写博客了。
关心我的人们,包括我老妈,谢谢大家关注小女子的博,哈哈请放心,我很好。
我发现书法的确是种能让人静心的东西,中国人的仙风道骨,的确有渊源。
我们家小呆是书法爱好者,在他的带动下我也爱上了这门艺术。
我们一起练行书,临王羲之的《兰亭序》。
多年前我曾经练过行书,字帖前三页我基本临摹得如梦如幻、道貌岸然。
嘻嘻,所以,直到今天,凡是偏旁部首和前三页有关的字,我都写得比较好看。
因为后来中途而废了,所以我写“刘”、“李”等字,就很难看。
这一次,希望能坚持下来。
哪怕只是为了给自己找点乐子,也很好。
今天下午,我去学校试学位服。
蓝色的袍子、粉红色的领子、蓝色的穗子。
一切的一切,和三年前的那一身,似乎没有太大区别,却又那么明显地告诉我:时间又过去了三年。
老猴子开玩笑:我们裸奔了三年,明天终于要穿上衣服啦。
我笑:明天只能穿一天衣服,过了明天,大家继续裸!
因为明天上午毕业典礼后,硕士服要还给科研处。
袍子很漂亮,墨蓝,比小呆毕业的时候那身仿若崂山道士一样的道袍高档多了。
原来,一身学位服也有三六九等。
我很欣慰,我们学校的采购审美在不断提高。
当然,我也得承认,我们学校在穿着、装饰、奢侈品消费方面从来没有马虎过……
好了,哀家要去韬光养晦了,明日要早起,真是作孽啊。
钦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