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分类: 讲讲小心情 |
今天看电视,《东方时空》在报道复旦大学自主招生的面试方式。
5个评委,在5间屋子里,对同一考生轮流面试。
应付每位评委需要15分钟,一个考生就要用75分钟完成面试过程。
天文地理无所不包,问题怪异到让人觉得愕然。
然而,这是我欣赏的模式。
经常想,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要做一名客观、公正的艺术考试评委。
面对面,给那些热爱艺术的孩子以实现梦想的机会。
可惜,或许不再有机会了。
有些梦想,因为希望拥有,往往最后却无法拥有。
比如,我因为曾经被教师这个职业伤害,就想成为一名教师。
然而,我离开这种选择的时候,千万分不舍,
到头来,依然是不得不走、不得不放弃停留。
这半年,我参加了很多面试。
要说很多话,很快速地思考。
因为不可以停顿,但也不可以乱说话。
比如,你既要解释一个问题,又不能盲目解释。
边思考边说话,很累,却也很有成就感。
让大脑走在语言的前面,这很关键。
面试,在这个春天,给我希望。
还有6天,我要走上新的面试考场。
面试时间10分钟,不知道要问什么问题,但我已经不怕了。
很久很久以前,我就不怕了。
为什么要怕呢?
如果你做不到,怕也没有用;如果你做的到,那又何必怕?
前一篇:我
后一篇:从《青年文摘》到《读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