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五月节

(2009-04-09 15:05:36)
标签:

陈保才

专栏作家

清少纳言

端午节

五月节

文化

分类: 人间世

五月节


撰文/陈保才

 

五月节就是端午节。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中说,节日是没有赶得上五月节的了。这一天,菖蒲和艾的香气,和在一块儿,是很有意思的。上自宫禁里边,下至微不足道的民家,都竞争着在自己家里尽多地插上菖蒲,到处都是一簇簇的,真是很少有,在别的节日里是见不到的。

在我的记忆中,端午节也是跟植物的香气连在一起的,不过,我们那里很少用菖蒲,一般只是用艾蒿。

这些艾蒿一般是要在头天晚上准备的,第二天一大早,就把它们一一插到屋檐的瓦下面,放眼望去,整个院子里,房檐下,似乎都是艾蒿了,很是繁盛。艾蒿据说可以防止虫害,所以,挂艾蒿是为了驱逐邪气、虫害,是有美好的祈愿在里面的。

清少纳言在《枕草子》里说,她那时的端午总是天很阴暗,但是我记忆中的端午节却都是晴天。

其实,端午在芒种之后,那时候正是百草繁盛、百木旺茂、鲜花盛开,油菜刚割、麦子将熟,有灿烂的阳光,有清风,有花香,还有蝴蝶,真是很美好很舒畅的日子呢。

往往,那天父亲都会在田里劳作,或轧场,或割下一片麦子,摊平,铺整,作为打场的空地。母亲在家蒸、煎、烹、煮,早早地将午饭做好,我们一等放学,便被派去喊父亲;而饿得不行的我们巴不得早点开饭,所以对于喊父亲吃饭这样的差使,当然是很乐意的了。

许是为了祈祝麦子的丰收吧,端午节这一天的吃食往往特别丰盛,有鱼,肉,蒜苔,马铃薯,此外,几乎家家都要炸些油饼、油糕或油饺。有一年,大约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吧,我们家头一回没有炸任何吃物,作为孩子的我们一整天都感到很失落。直到晚上,邻家大娘给我们送来了一笊篱油糕油饼,我们才重又变得活跃。现在想来,那时的民风还是很淳朴的。

到了晚上,我们往往都睡着了,劳作了一天的母亲会把我们喊醒,用酒火给我们擦额头,耳朵,据说是为了驱赶什么虫往耳朵里钻。母亲的这一做法让我记忆深刻,许多年后,我还能清楚地记得酒火在碗里燃烧时所发出的那淡蓝火光。

长大后,离开故乡,很少再过那种有艾蒿、蒜香的端午,但是,我的心里其实是一直有端午的存在的。只是,我不是很爱吃粽子,虽然那是纪念屈原的,但总不能习惯那种黏性,而且,拨开粽子叶,弄得一手都是粘粘的,总得不习惯呢。

端午,这是一个浪漫的季节,一个很让人向往的美好的节日,一个有点绚烂又不俗腻的节日,好比人,有的很雍容,有的很干瘪,而端午是清贵的,带着自然,带着清新;端午的风似乎都是特别柔丽的,端午的空气中都飘荡着快乐的因子,至少,在我的记忆中是。

不过,如果你问我,到底端午和五月节这两个名称你喜欢哪个呢?我想告诉你,我更喜欢五月节这个称谓,大约因为五月节更浪漫、更富陌生化吧。

离开故乡的端午已经十多年了,每年到五月我都会企盼着端午,我会想念那儿时的端午节,那淳朴的一去不返的民风,那端午节所特有的母亲做的糖糕(一种三角形的年糕,里面放着很多红糖)和煮蒜瓣,是我生命中至今不能忘怀的部分,而故乡屋檐下艾蒿的香气则能飘飞千里,飘进我的梦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