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桃
文/陈保才
关于桃子,我必须再补充两句。
我们乡下有一种桃,可能许多城里人没见过,都是长在自家院里的,很小,小的像大桃核,跟现在的许多桃简直没法比。我们把这种桃叫“小毛桃疙子”,就是很小的意思。
而且,这“毛桃疙子”不光指小,还指它身上长着许多毛,都白白,茸滑的,像猴子,让人想起小猴子,所以周作人讲“在图画里都是小孩子和猴子捧着桃子而不是苹果梨”就非常可以理解了。我们的这种毛桃还非常痒,弄到身上就抖也抖不掉(我们小时候可以吃毛桃,可也受了不少罪啊)!
我们二娘家有三棵,我记得好象在她东院,常常有许多孩子,北宅的,南宅的,大家都跑到二娘家的院子,在这三棵树上玩。三棵树被爬了无数遍,也留下了孩子的脚印和手印。我吃过这毛桃,当然记忆犹新。我记得小时候的毛桃,也记得长大了的毛桃——对毛桃来说,自小跟大了之后在体积上没多大变化,只是毛退了,变甜了。毛桃很有点苦尾子,但到了成熟,则非常甜——不像后来的洋桃,水蜜桃,大而水多,都被甜味给冲淡了,而且显得腻,不可珍惜。我们小时候的毛桃是可以珍惜的。
我们乡下的毛桃还值得珍惜在:它结子很多,但风刮,日晒,还有虫子,到最后留下来的就那么几十个,而且还带着伤痕,有的就干脆不能吃,也可能从孕育到成熟要经历多少次磨难跟淘汰。
人何尝不是如此!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