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殷谦:汉语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语言

(2007-05-16 20:36:43)
标签:

考研

就业

汉语

洋文

殷谦

中国

分类: 棒喝时代
    记者一些高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并明确提出,以前英语不过关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关也不能毕业。作为知名作家,请问殷老师对此有何看法?
 

    殷谦:“高校把语文课列为必修必选课,并明确提出,以前英语不过关不能毕业,现在汉语不过关也不能毕业。” 关于此事我个人也是非常支持和赞同的。学生中也不乏有人认为汉语无关紧要,以为相比之下汉语是一个最没有用的语言,因此把学习汉语降低为一种缺乏交流价值的游戏行为,这简直就是一种毫无必要的莽撞和没有意义的偏激。当然,部分高校提出的这样的政策,我想对那些汉语知识贫乏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学习汉语的补救措施,有意义,但实际意义不大。总而言之,学习要靠自觉自悟。

 

    记者读过法国作家都德《最后一课》的人都知道,语言是民族的标志和象征,一个民族的语言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请殷老师从中国作家的角度谈一谈,汉语对我们华夏民族的重要性?

 

    殷谦:如果我们的民族连自己的语言都没有,哪还能称得上是一个民族吗?一个真正的民族都有它自己的语言。人是要运用语言进行靠语言交流的,不可避免地要显示人的情感态度。就此而言,一切真正的语言都是修辞性的。语言是一种表达意愿和情感的人类行为,它起始于渴望交流的冲动,也是心灵向心灵发出的呼吁,所以说,作为中国人就要学会说中国话,这个中国话的主要语言就是汉语,学好汉语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如果哪天我们的国人都不能用我们自己的汉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的时候,那就如一个人失去了眼睛和耳朵,就如一个国家没有了自己的人民。汉语是华夏民族最主要的语言,也是全世界最美丽的语言,它的一个字里面就可能蕴藏着一句话或一个故事,我可以这么说,全世界只有汉语才能称得上是学无止境,世界上没有什么语言可以与汉语的博大和精深相比。
    我认为作家更应该重视学好汉语,因为那些不承认言语活动和书写语言是社会传达工具的态度,代表了我们时代文学所遇到的那些不幸——无政府主义对于僵化实践的严厉揭露,致使在那些各自深居简出的学派里和名人互不通气中产生了与人无害但完全不懂的话语。现在中国出现了一种所谓的“先锋文学”,在我看来他们的汉语知识就很贫乏,通过生造词(自创词)来表达他们的思想和情感,利用社会上的那些“流言飞语”(比如某些“话语段子”)来装饰他们的文学,有时候还会故意在作品里夹杂一些英语来显示他的博学——好象是在告诉人们,我不但中文说的好,外文也不简单呢——和一切兴起的“网络语言”一样,他们对严肃和正统的汉语不屑一顾,固执地认为他们自己创造出来的话语才是最有“魅力”的,这种我行我素的任性和孤芳自赏的封闭,最终使自己成为一种让人无法理解的话语,极端的标新立异和反叛引致的后果,不仅是交流的困难和修辞上的失败,而且还是“先锋文学”自身的危机甚至没落。在我看来,他们这种观念和主张,正是我们时代倾斜的文学场发展到极端的一种典型的异化状态,它只能导致写作领域的虚无主义和形式主义的泛滥,导致作者与读者的疏离和写作与阅读的对抗。
    中国作家不学英语好不好?我个人认为,能读、能写、能说英语固然很好,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就是读不了、听不了也写不了那些七扭八歪的洋文似乎也无关紧要。你看那“下笔如有神”的杜甫不懂洋文,但也不妨碍他溅泪惊心地做诗圣;“斗酒诗百篇”的李白也不懂洋文,但也没有不影响他担风袖月地做诗仙;就是那个伟大的文学家曹雪芹,他还是一句洋文也不会说,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的写作,他的一部《红楼梦》都毫不逊色于任何一部世界名著。同样对中国当代作家而言,当然英语固然要学,但重要的是首先要热爱并且掌握好自己的母语,要了解自己的社会和自己的文化,要有勇气写出自己时代的眼泪与欢笑和疼痛与希望。

 

    记者汉语既然如此博大精深,如此美妙。很多大学生却把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英语导致汉语水平低下,殷老师您对此有何看法?

 

    殷谦:学习英语导致汉语水平低下?这个问题不对劲吧?他们的汉语水平低下是因为学习英语导致成的吗?汉语水平不好,归根到底是因为他没有好好学习。英语水平低下,也是因为他们没有好好学习。

 

    记者:不好意思,我打断一下,据粗略统计大学生有一半的时间用来学习英语了。英语水平不好的话那可就严重了,四、六级、毕业都成问题,更别提考研了。

 

    殷谦:如果是因为考研而只重视英语而不重视汉语,那就有问题了。汉语是华夏民族的母语,是我们中国的国语,如果连国语都说不好的人,那么即使他的英语再好也好不到哪里去。好多人学英语是有目的性的,一些人是为了文凭,也有好多人是为了工作的需要,当然多学知识是好事,但也不能忽视了汉语,如果觉得学英语要比学汉语好,那多少有些虚荣心,说难听点就是崇洋媚外,就是怎么看都觉得“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病态心理。我觉得现在的教育体制有存在很多的问题,就比如把英语的晋级当做学生能否毕业的重要考核目标,这显然有些过分,教育部门应该取消这样的考试制度,因为它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反而,因为要强制学好英语很多人都耽误了自己的本来感兴趣的学科。比如某同学所提到的,有大学生就因为英语过级,与历史研究生这个学位失之东隅,有可能这位大学生是将来著名的历史学家,但是她有可能就会因为英语不过关,没有考上研究生而放弃她的专业。和有些外国人学汉语一样,中国人学英语也是理所当然,但是我认为,中国读书人应该关心中国文化的前途。作为华夏子孙,如果缺少基本的自持、自尊,把英语当成是最重要的语言或最具美丽的语言,仅仅把学好英语当做自己学习知识努力的大目标和大远景,那么这样的知识还算是什么知识呢?这样的中国人还是什么中国人呢?这样的民族又是什么样的民族呢?

 

    记者:看来殷老师对现在的大学生不好好学习有意见。前日,您在博客里批评央视记者和某些文化名人常常说错话,用错词,这是否和我国大学不重视语文教学有关?

 

    殷谦:没有关系吧。央视记者说错话或文学大师念错字,那或许是偶尔性的错误,不能仅凭一两点错误就来全盘否定他们的汉语水平。其实我们的大学很重视语文的教学。

 

    记者:虽然中小学一直开设语文课,但由于语文不像数理化那样容易拉开分数。所以学生对语文课的学习一直是不太重视的,殷老师您有没有觉得大学才开始重视语文有些“亡羊补牢”的味道?

 

    殷谦:我觉得不论在幼儿园还是小学,还是中学大学,都要把重视汉语教学列为重点的教学,而不仅仅是走进大学才重视起来。我个人觉得只要在小学和中学打好语文知识的基础就行了,到了大学就要靠自己自觉的学习,那么多字典词典是干什么用的?图书馆里那么多汉语书难道都是摆设吗?如果自己不认真学习,就是大学再重视语言教学那也没用,我们的大学总不能还像在小学的时候那样手把手地教学生吧?
    有些人把汉语知识的贫乏归因于大学,这简直就是个笑话,自己是个白痴,难道要怪是大学老师的愚钝吗?当然,部分高校提出的这样的政策,我想对那些汉语知识贫乏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学习汉语的补救措施,有意义,但实际意义不大。语文知识是从基础开始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就单靠在大学里读几本书是远远不能加强和巩固的,有的学生会仅仅为了考试而应付,也有作弊的,可谓是漏洞百出。真的提高了语文水平吗?这个很难说。

 

    记者:呵呵,殷老师的这番话也有一定道理,我国的大学生在自学能力这方面确实比较欠缺。最后,关于怎样学好语文,殷老师能给大学生们一些建议吗?

 

    殷谦:怎么样学好语文?这个很笼统,一两句话也说不清楚。我个人的意见是,从小学的时候就认真学习拼音和汉字,学会查字典词典,多看一些有用的书。“文”与“人”是紧密联系的,大学生现在要学好语文,那就要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学习,既要学好英语也要学好汉语,“英汉结合”缺一不可,只有这样从基础做起,才能学好。汉语是一个靠刻苦才能学好的语言,它不像英语那么简单,仅仅能够说话就够了,只有拥有了扎实的汉语知识,才能进入华夏文化浩瀚的海洋。

 

        本文系作者与《教育周刊》记者访谈。采访时间:2007年5月15日,本文根据录音整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