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岁的女演员肖琼在个人博客上发表了题为《不得不这样吗》的文章,文章中说:“她拒绝了《画家村》导演杨义巢含沙射影提出的‘性’要求,而对方最终也收回了让她出演剧中一个角色的承诺”。媒体称:“富有戏剧性的是,这一天恰好是《画家村》开机的日子。”9月1日,杨义巢对此作出回应,他授权北京市旗鉴律师事务所律师发表律师授权声明书,指出肖琼的行为系诽谤,严重地侵犯了杨义巢先生的名誉权,要求肖琼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要公开在其博客中对杨义巢先生赔礼道歉。
肖琼的一篇博客引起了社会的轰动,人们把目光投向了“肖琼”、“杨义巢”和“画家村”这三个关键词上,于是,就连昨日的百度搜索“瞬时风向标”转了舵,很快就出现了“肖琼”和“画家村”这两个搜索条目。以此看来,效果显著,以前不知道肖琼乃何许人也,现在也知道了,她是遭遇杨义巢先生提出“性”要求的女演员;以前不知道“杨义巢”是何许人也,现在也知道了,他是在拍《画家村》时向女演员肖琼提出“性”要求的导演;以前不知道《画家村》是什么,现在也知道了,它是由杨义巢导演的一部20集电视连续剧,在开机前导演向女演员提出了“性”要求,被拒绝,现在正在扯皮。
这让我想起了几年前歌手周璇与著名影星张铁林的“性交易”事件,周璇为自己的小说《绝美》签名售书,活动快结束时,突然透露京城某位演皇帝的明星曾欲对她非礼。后来曝光,原来这个演皇帝的人就是大名鼎鼎的张铁林,那场风波席卷了整个新闻界,国内外不鲜有这样的报道。后来打起了官司,张铁林胜诉,不过周璇也跟着出名了,往后只要提起张铁林,自然就会想到周璇。最终的结果就是让我看到了一种具有时代性的可怕现象:周璇成了精神上的私有者,她为了自我而写作,为了金钱而写作,为了印数而写作,为了成名成家而写作,她的写作成了背叛写作道德的写作。这个可怜的女人,从一开始就走在“文学”的道路上,自己为自己鼓掌,自己对自己说再见。由于冷漠和自私,她的写作离真正意义上的和高尚的写作越来越远。拜金主义的文化氛围和享乐主义的时代风尚,又强化了她的冷漠和自私。请问,这样的文学怎么能不堕落?由一场似是而非的“性”官司让我看到了一个非常成功的炒作案例。
“言人之不善,当如后患何?”,不知道肖琼是否明白她这篇损人的文章发出去会造成什么影响,会给自己造成什么后果。总之我从中看出了一些潜在的猫腻。没想到22岁的演员肖琼竟然是这么一个恶毒的女人。她的这篇文章并不是简单的心情随笔,而是一篇经过精雕细琢的美文,无论从叙述风格和语言结构还是表达方式都显示的成熟老道。这么好的文笔更适合于当作家,而不是去演戏。“他开始给我发短信,说一些让人脸红心跳的言语”、“杨义巢总喜欢说一些黄色的段子或笑话,讲一些带色彩的故事”、“他血红着眼睛盯住我看”……通过这些语言,肖琼似乎把一个男人的真实心理和原始本性表述了出来,栩栩如生。这是取信于读者的前提,如果没有这些细腻的描写,就不会引起读者的共鸣。假设肖琼说的杨义巢以上戏而提出“性”要求是真实的事,如果肖琼骨子里没有歹毒和邪恶,也不至于将这些“含沙射影”的事公开说出来。
肖琼说杨导在三更半夜给她写过诗,并用短信发给她。她也会“经常收到他发来的肉麻短信”,“最晚的一次是凌晨两点”,她敏感地“渐渐意识到杨义巢的行为是在暗示着什么”;她大方地“没有明确拒绝他的暗示,还像平常一样地与他交往”,对于这些短信,她乐此不疲地“总是以他在开玩笑来回应”……是不是现在就可以来怀疑一下肖琼这个人,她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女人?没想到大诗人、大导演杨义巢还有这么旺盛的精力,接二连三在半夜三更或凌晨两点给一个女人发短信,既然杨义巢发给她的是“肉麻”的短信,她为什么当时不严词拒绝呢?为什么要“以他在开玩笑来回应”呢?她想保留什么?还是她居心叵测或还抱有其他幻想:一边乐呵呵地看着杨导的短信,一边在回复短信时提出要女一号的角色?杨导拒绝了她的要求,她也毫不迟疑地拒绝了杨导的要求?如果杨导给她女一号的机会,是不是意味着杨导这一切“不光彩”,就不会被她视为是“性”要求的“暗示”?她也就绝不在媒体面前揭穿杨导的老底?一切都处在半明半暗之间。试想想,一个北漂女演员能不去思量今后的“星途”?而是去大胆开罪名导演?不过,一个不出名的演员为了出名挺而走险的事也很多,借助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打击报复对方,来泄自己的愤怒和不满,或者借此来炒作自己,让自己一夜走红,周璇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
“我一个人生活在北京,没有什么朋友,建立博客,只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肖琼很会在文章中埋伏笔,其实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做法多少显得有些幼稚,画蛇添足的结果只能是自己显得可爱。从肖琼这篇博客文章中不难发现断章取义的痕迹,深文周纳的功底很具有“煽动性”,肖琼的语言是高度意象化的和华丽性的。诸如“他没有坐在茶几旁与她谈工作,而是躺在床上,说自己很累,屋子里还摆着另一张床,她感觉到对方是在向自己暗示什么……要跟他好才行,并指出另一张床是给她准备的……”这样只能在小说中见到的语言,以含混的隐喻性和强烈的肉欲色彩,借以刺激并征服读者的想象力。例如:“我有一种受宠若惊的感觉,这个人始终给我以信赖……”、“我认为如果感情是纯洁的,年龄并不是距离,性爱也只是一种表达,而这种表达应该建立在两情相悦的基础上。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喜欢上他,两人之间又有什么不可以发生呢?”、“他的年龄和我父亲差不多,我对他并不存戒心,我以为黄色的笑话也好,还是他血红着眼睛盯住我看也好,不过是一个艺术家狂放不羁的本能”这些语言都折射出了轻浮和虚饰、俗艳和做作,它并不引人进入深在的意义空间,而是让你滞留在外在的形式层面,让你欣赏她那炫奇弄巧的“才华”和“勇气”。肖琼在博客里流露出演艺圈普通人低声下气的庸俗相和势利相,杨义巢这样一个大导演、大诗人在她眼里只是一个弱智、一个色狼,只是一件工具、一种手段,借助它,肖琼创造出令人难以置信的“故事”,肖琼的语言是“肉感”和“性感”的,她不会羞答答的遮掩和文绉绉的表达,而是让自己的文字一丝不挂地在博客上裸奔或狂舞,演艺圈里某些的潜在黑暗和阴险、放荡和风骚,被揭发的淋漓尽致。
肖琼这篇文章的每一个缝隙,都弥漫着谣诼与诬蔑混和而成的古怪气味,氤氲着挖苦和冷嘲构成的阴险毒雾,透过这些阴暗、诡秘的话语缝隙,你会看到一个面部表情狞厉的女演员,把用“性爱”、“肉麻”、“风骚”、“黄色”、“肮脏”、“上床”等材料调制的口水,疯狂地吐到杨义巢的脸上,显得勇敢而且无所畏惧。杨义巢的可笑与可悲自然被很滑稽地写出来了,但我们从肖琼眼里看到了嘲弄的笑意。肖琼极力渲染、强化演艺圈的“性交易”对演员内心生活的冲击,很成功地写出了由于这种冲击导致的类似她这样一个女演员的痛苦和不幸,也成功地揭示了有些导演的心理扭曲和人格畸形。都因肖琼充满敬意和同情的叙写,而显得纯洁、美好,包含着经得起玩味和深思的道德意义及人性内涵。读者会受肖琼态度的影响,深深地同情她,把她的痛苦和不幸,当做自己的痛苦和不幸,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愿望和道德冲动,那就是如何才能把她从逆境和不幸中拯救出来。这就是肖琼狡猾的地方,她抓住了读者的心,抓住了所有北漂演员的心,在这一点上,肖琼是做的完美无缺。
肖琼的语言在“轻快、轻浮、轻松、轻贱”方面绝不亚于人气女作家木子美,她一个人煞有介事的表演着整个故事,我都怀疑这篇文章是不是出自她之手,是不是为了炒作而故意请人来策划和执笔的。而炮制这篇文章的人正是肖琼和杨义巢,他们是为了炒作,是为了做广告。“她没有证据就这样说,是不真实的。”杨义巢断定,“一个女孩子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情,一定有人在幕后策划,针对《画家村》和他本人,肖琼很可能是上了‘圈套’。”杨义巢温和的态度让我吃惊,自己非但不动雷霆之怒,还如此友善地替损害自己的人开脱。我突然莫名其妙地感觉到一种上当受骗,肖琼上了谁的“圈套”不清楚,不过,我到是发现我上了肖琼和杨义巢的“圈套”,这样联合起来玩双璜的炒作游戏还少见吗?为了给电视剧《画家村》宣传造势,玩上一把“苦肉计”也值得,大事搞定,目的达到后,也就到了“善后”的时候,肖琼说不定就会站出来向杨义巢道歉,再把以前说过的话都收了回去。那时候,肖琼和杨义巢还有《画家村》都走红了,一切如斯,什么都没变,设“圈套”的是他们二人,上当的是我们成千上万的读者。
如果上述分析都不是的话,那只能怪杨义巢生活不检点了。俗话说的好:兔子不吃窝边草。你好端端地在自己窝子里的女演员面前要求什么“性”?说句难听话,就肖琼那副模样也不至于你“不顾一切地去犯罪”吧?自己行为不端,让别人抓住了把柄,这怪不得别人。
唉!可怜的杨导,羊肉没吃上,倒惹了一屁股臊!男人惹上这码子事儿也就是麻烦,往后长点记性,树人先树己,只要自己行得直走得端,谁怕谁?
2006年9月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