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万年以后》:“末世流”与“无限流”的杂交神作!

(2015-03-28 15:20:14)
标签:

娱乐

《一万年以后》:“末世流”与“无限流”的杂交神作!


文:赵猪

 

在中国影视产业狂热开发大IP的时候,似乎也应该多少注意一下,对于这些IP背后的源流以及架构的梳理,这样才能做到更加精准、细致地区分有效受众,针对他们的需求去进行IP开发。比如言情、青春类小说主要针对的是少女型观众,而末世流、无限流等等针对的却应该是具有更大脑洞的热血少年。

《一万年以后》的世界观架构是标准的“末世流”,最为人所熟知的前辈应该是黄易先生著名的《大剑师传奇》,同样是当代世界因为核危机灭世之后,在这个地球上重新生长繁衍起来的人类种族的故事。主题呈现也异曲同工,都是前代世界的高科技文明与淳朴的原始文明之间的激烈冲突。当然,《一万年以后》的色调更阴暗,晦涩。代表了高科技文明毁灭性的电脑幽灵魔法,纳粹军团等等,与代表爱与和平的西域各种族人类之间的冲突,几乎无法共存。

但是在具体表现形式上,《一万年以后》也大胆借鉴了“无限流”的某些元素。文化、宗教,艺术,各种当代世界存在的内容包罗万象,以神和神谕的姿态出现在“一万年以后”的西域大地上。尤其是当大卫、断臂的维纳斯,以及希特勒、爱因斯坦、贝多芬等等人类文明史上不可绕过的名字,以神明的姿态出现在“一万年以后”的世界当中,注意力稍微不集中一点,就很有可能错过某些好玩的元素。虽然略显庞杂了一些,但是这大概也是导演刻意为之,希望借此来表达自己的某些观点。

其实无论“末世流”还是“无限流”,在网络小说领域里,所要表达的共通主题,都是对于当下人类社会的一种反思,尤其是从环保和哲学的领域所产生的巨大矛盾。这种反思多少都因为我们的局限性,显得有些幼稚的部分,但是其主流还是正面,积极的。《一万年之后》的导演易立的表达在主题正面的基础之下,又有着自己偏执的一面。比如他对手机、电脑等加速人类社会发展的当代电子产品的极端观念,还有他对血腥、暴力画面的极端喜好,都在影片的各个层面有着巨细靡遗的体现。

比如人面恶犬嘴里吐出的人型骷髅,比如入魔之后浑身黏哒哒的各种奇形怪状的种族,甚至是在古格禁地里,被巨大化键盘切割分尸的人类等等。这些画面呈现,确实容易严重刺激观感,这也是影片被列为十八禁的最重要原因。

但是在这些恶心画面的反面,导演想要凸显的却依然还是爱与付出的正向能量,比如格桑女神和巨石的牺牲精神,还有说唱小分队的反抗精神等等。在这个方面,影片大胆地借鉴了《指环王》系列的双线并行结构,保证了整部影片的剧情节奏和可看性。而真人捕捉技术的使用,则保证了影片的画面呈现,逼真大气又恶心。

说来说去,《一万年以后》究竟是奇葩还是神作,还得观众自己看过之后再做评价,至少在我看来,在目前中国电影市场来说,它的试验性和完成度还是非常值得激赏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