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张北川
张北川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81
  • 关注人气:2,83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同妻”人口数量等的估测

(2012-07-19 15:25:37)
标签:

杂谈

关于“同妻”人口数量等的估测
张北川


  同妻一词是我国一些女性对自己的“性身份”创造的新词,同妻是“同志之妻”的缩略语。在此处,同志这词和真正的学术概念是不对称的或说不对应(英文语汇中没有对应的词)。一般说来,同志一词泛指同/双性爱者及跨性别者,往往还包括“酷儿”(它在英文中为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queer,缩略语为LGBTQ)。总之,其中对男男性行为有一定偏好的男子都包括在“同志”之内。
  在性社会学调查中,一般说来男同性爱者人口也包括男双性爱者(许多社会学调查不把双性爱者独立分出,而是把所有喜欢同性的人“打包”),他们都归入到男同之中。
  国际及中国的多项调查表明,成年男性的2%—5%有同性爱倾向,其平均值为3.5%。根据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后公布的人口数据估测,中国15岁及以上年龄组的男性人口中有这种男子约1146万—2865万,平均值约2000万(2005.5万)。著名性社会学家刘达临教授等(2005年)根据其调查结果指出,中国90%以上的男同(含男双性爱者等)已经或将会结婚。我在2000年代的数次调查发现,即便生活在大城市、半数以上接受过大学教育、平均28—30岁的男男性行为者中,约30%已婚;确定独身的未婚者占未婚者的不足30%,估测这类未婚男子中约80%迟早结婚。据中国权威调查机构零点调查公司(2007年)调查,中国城乡男性结婚年龄平均24.7岁,女性为22.7岁。减去尚不到平均婚龄的男性人口数字,并考虑到我国男性中只有少部分人生活在大城市且接受过大学教育,由此推算中国与偏好同性性行为的男子结婚、已离异或不久将与他们结婚的女性人口,保守的数字达1600万人以上。
  在同妻一词译成英文时,由于没有对称的词汇,所以专指同性爱者的妻子。在西方,人们对同性爱者和双性爱者是有严格区分的。如果把同妻只界定成同性爱者的妻子,1600万这个数字就应该压缩,压缩到1200万是合适的。如果再保守一点,可以说1000万以上。
  在我国,无论一般女性或同妻及其它民众,分不开什么同性恋双性恋,人们普遍只知道有同性恋。甚至大量同性爱者也并不做这样的区分或对这种区分的认识不科学。我在某省会与男同组织负责人和志愿者们交流,他们讲,当地社区的人们都认为,只要能够和女性有性关系,便是双性恋;惟有那些完全不能和女性性交的人,才是同性恋;而在另外一些地方,一些男同认为并没有“双性恋”这个群体存在。
  对定义的认识模糊或说定义本身的模糊,使得给出一些不同的数据。


  说明:已有许多人士(包括媒体人士)询问我同妻或在性方面偏爱同性的男子的数量。以上是一个简单的估测。还有更复杂的估测方法,包括根据国际间的调查,给出男易性症者(男变性欲者)的数量等。在LGBTQ这组人群中,LGB是国际间的现代概念。transgender这一概念产生的时间明显为晚。而queer则是“后现代”概念。对于transgender和queer未见合适的可用于估测的数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